搞压裂的人通常都是文武双全的。

  在室内,他们能搞研究编方案,能沉下心琢磨发明,也能汇报材料侃侃而谈。到了野外,他们能爬罐取样做实验,能协调各类施工运行队伍有序作业,也能在仪表车上指挥整场压裂施工。他们蹲在地上吃盒饭的时候,完全融入施工现场的油泥和饭香中。

  压裂施工起来,是不分白天黑夜的。

  有的井一干就是十几天,算上前期准备,上去一待就得半个多月是常有的事。2021年5月,北217-4HF连续24小时压裂作业,历时10天完成28段压裂施工,压裂筹备时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压裂施工时仪表车指挥室内,始终能看到一个“别样”的身影,该井的设计人兼总指挥杨靖,一名普通的女工程师。

实验室内压裂液体系指标测试。

  从压裂前组织各个承包商队伍进行技术交底、桌面推演,到压裂时指导压裂、动态调整施工参数,到压裂后进行阶段总结、布置下段施工重点,这个略显柔弱却非常坚韧的身影,已让现场的几十名工人从最初的好奇、怀疑,逐渐习惯、钦佩。

压裂前,杨靖与承包商队伍进行技术交底。

  认识杨靖的人都会说,她是个泼辣、能干的黑丫头。

  2010年毕业后,她在采油厂干了4年半的采油技术员,后在分公司2014年三定改革中,竞聘到了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因为勤学又能吃苦,她很快便能独立承担科研项目,并连续获得工程院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称号。

压裂施工中,杨靖登上混配车落实混液。

  2017年,为实现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一体化,分公司创新组建了七个项目团队。项目团队意味着尖刀班、意味着新的挑战、意味着高强度,她毅然决定竞聘,在自己30岁的这一年,她转行了。从采油工艺转到压裂工艺,高强度、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下,她得了个“拼命三娘”的称号,爱人在一线工作,家里单位两头顾,半路出家,边学边干,边干边进步。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科技进步三等奖,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是她拼出来的结果。

杨靖在仪表车上指挥压裂施工。

  搞了压裂以后,大家对她有了新的认识。能琢磨有想法,是一个脑子里住了疯子的实践者,天马行空却又脚踏实地。2017年至今,杨靖平均一年提交一件发明专利,目前已获得授权一件。

  2018年,密切割储层改造思路大规模推广应用,针对如何既能保证充分改造,又能控制施工成本,她创新地提出了限流压裂+缝口暂堵工艺,目前已成功应用百余井段,有效地解决了单段多簇时,如何实现单簇充分改造的难题。

施工中,杨靖正在取样落实液体态。

  龙凤山火山岩储层横向变化快,压裂压力特征差异大,压裂改造针对性弱,她创新地提出了压裂实时调参技术,根据压裂开泵后破裂压力及延伸压力变化特点,及时判断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及发育位置,动态调整泵注程序,该技术在北216、北217、北218区块成功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压裂改造的针对性。

施工后,杨靖与压裂队伍进行阶段总结。

  2020年底,为实现龙凤山气田高质量效益开发,东北油气分公司成立龙凤山气田高效开发项目部,她再次随工程大军启航,作为团队唯一的女工程师,她一如当初,认真、努力、要强。

  项目部成立后的第一口水平井北217-4HF交到她的手上,她充分利用地质工程一体化协作优势,把这口井的方案设计做成了标杆,日产15万吨油气当量,是她和她的伙伴们给分公司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同事们有时会问她,为什么要这么拼?她总说,她能从农村走出来,到长春安家,有份稳定的工作、衣食无忧的生活,都是党和企业给的,如果不努力,对不起党员这个身份。

压裂施工作业现场。

 

文图提供:陈杏霞 苏靖淞

编辑:蒋文娟

压题图片设计: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