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2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绍兴油库作为浙江省最大的成品油库,章小华在上任初期还是心怀忐忑的,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油库生产的他,对于油库的运行,以及日常管理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门外汉”,在担任油库主任近三年的时间里,以“艰苦奋斗老黄牛、创新发展拓荒牛、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为鞭策,带领油库完成智能化油库建设、浙江石油标杆油库建设、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项目。 目前,油库生产运行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章小华也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销售企业“比学赶帮超”工作管理匠人、浙江石油“优秀油库主任”、浙江石油首届“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苦干实干,用“老黄牛”精神在“专”字上下苦功 “油库主任是一名指挥员,更是一名战斗员。”业务出身的章小华刚担任油库主任时,工作上有些捉襟见肘。为了能够尽快熟悉油库业务,他在油库过上了“安营扎寨”的日子,每天拿着图纸在油库走上五六圈,用着“笨办法”在现场一遍遍记录管线走向,熟悉工艺参数;扎进班组跟岗位,从一名操作员开始,学习油库日常工艺技能。汗水的付出总会迎来回报,“以库为家”的那段日子,让他对油库工艺及设备参数、班组的运作等了然于胸,也为日后油库管理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绍兴油库率先在全省进行人均劳效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针对人员队伍思想波动、畏难情绪等问题,章小华利用夜晚驻库及工余时间与每位员工交流谈心,听取大家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员工理解改革初心,缓解紧张情绪。针对员工技能单一、大班组“融员不融岗”的局面,他重新调整工资体系,在油库率先实施岗位技能补贴激励政策,鼓励员工多考证。在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绍兴油库人均劳效优化员工19人,生产人员人均持证3本以上,油库人均吞吐量从5.3万吨/人/年提升到8.7万吨/人/年,增幅达64%。 创新进取,用“拓荒牛”精神在“效”字上见真功 作为油库智能化项目组的一员,章小华深知创新应用在油库工作中的重要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发现电子铅封集成程度不够,每辆油罐车出入库仍需手工刷封。高峰时期,车辆进出频繁,耽误出入库效率,且忙乱中存在未关闭铅封,罐车即出库的漏洞。于是,他提出利用门禁集成实施电子铅封在库内的自动开和自动关,既提高了入库效率,又有效利用自动化防范偷盗油风险。 2020年,受疫情健康码的启发,他带领油库团队,研发了“油罐车健康二维码”,绿码畅通入库、黄码限期入库、红码禁止入库,利用信息化加强了入库油罐车管理,推动了项目的深化应用。在省市公司领导及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下,项目于2020年通过销售公司验收,成果被鉴定为处于全国领先行列,极具推广价值。 此外,针对油库面临的运行难点问题,他带头成立由油库主任室牵头的创新创效工作小组,2020年由他主导的油库课题组申报的关于“油气回收快速接头改进”建议,荣获销售公司“百日攻坚创效”双十佳优秀建议和金点子奖。 奉献担当,用“孺子牛”精神在“帮”字上亮硬功 2019年浙江台州遭受台风“利奇马”肆虐,域内多处油站淹没损毁,省公司当即指挥绍兴公司驰援台州。接到命令后,作为一名党员,章小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组织油库消防队员整理应急物资,当夜前往台州,驰援兄弟公司。到达台州后,他带领消防队员们,用高压水枪仔细冲洗油站的每一个角落,清理洪水带来的淤泥与石块,帮助加油站清点受灾物资,恢复工作秩序。 “走出去,展现国企的担当。”是章小华一直倡导的,向社会展现中国石化员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在他的倡议下,支部在原服务小分队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分工搭建,成立了四支以党员名字命名的突击队,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分别负责免费理发、小家电修理、缝纫熨烫及油品知识宣传等项目,坚持每季度进入社区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今年他还把党史宣讲也纳入社区服务中。 “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入油库,同它共呼吸,同它共生长,才能有一番作为,有一份交代。”章小华常说,成绩不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绍兴油库这个团结、担当、奋进、创新的团队。今后,他也将以“困难面前有我、我面前无困难”的奋斗精神,带领油库勇攀新的高峰。 (李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