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人物频道 >>> 石化人生 >>> 人物报道
 

王鸿儒:“接地气”的宣传工作者

2021-10-27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谈起王鸿儒,在福建漳州石油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他的名字经常被人提起,与他所做的新闻宣传工作总是有一些契合点。2008年,大学毕业来到中国石化工作,从最基层的加油员干起,先后在领班、小额配送经理、站长等岗位一步一步成长,以“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不断增强自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本职工作中。他积极做好宣传主阵地平台建设工作,与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相结合,深入基层发掘苦干实干、精细严谨、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撰写先进材料和新闻报道。2020年在集团内外部各大新闻媒体平台刊发稿件达500余篇,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2021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化报社优秀通讯员,先后多次被评为福建石油优秀党务工作者、宣传舆论及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他在基层充实和忙碌中迎来了自己岗位角色的转变,进入党群工作部工作后,他更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无论是对内凝聚思想、还是对外宣传典型,每一篇文字材料他都精心打磨。为了弥补在经验和水平上的不足,公司大大小小的会议室里总是有他的身影,无论是事关公司发展的决策动向、还是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他都拿着小本子一一记录,就像一名从头开始学习的小学生,了解和吸纳来自各方的知识和信息,广泛收集信息素材。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无论是面对领导还是同事,他都“刨根问底”,不弄清楚决不罢休,对材料中一个小数点的误差也要反复推敲。

  在销售公司刚开始推行小站改革初期,他不到一个月时间,6次驱车到偏远的小站进行采访,采写稿件十余篇,《这位站长有“三股劲”》、《坚守大山深处的夫妻小站》、《这座乡村小站如何破除旧观念开创新生活》等多篇新闻通讯,在中国石化报、销售公司朝阳E站等媒体进行刊发。他说,现如今给他最大的感悟是,只有行走于基层,方能获取最鲜活的新闻素材。

  在小站改革采访报道中,有一件事让他记忆深刻,他撰写的小站改革先进事迹《这位小站女当家用15年的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媒体刊发后,该站站长郑玉丽给他发来信息,“谢谢你鸿儒,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应该做的,你的报道让这些小事更加生动,我跟你也不是很熟,可是你写的都是我心里想说的话。”朴实的语言深深地感动了王鸿儒,他真切地感受到新闻宣传工作对鼓舞一线士气、增强一线活力的积极作用,他切身体会到作为宣传工作战线一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自2020年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这是王鸿儒始终坚守的一句诺言。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宣传任务,他主动发声,勇挑宣传重担,唱响主旋律。他开启居家办公模式,一天二十几个电话,反复采访、细心记录,坚持用心去挖掘和记录加油站抗疫前线里的动人事迹,采写出一篇篇精品力作。冲锋在一线的基层党支部书记、舍小家为大家的加油站员工、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家属,他用手中的笔记录奋站在一线的逆行者,把感人的典型事迹分享出来,传播正能量。他及时整理动态素材,编辑微信公众号,将政策解读、防疫知识传递给基层一线,稳定人心、鼓舞士气。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他始终把党务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形式上力求创新。他积极探索推进支部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载体,赋予支部党建新的内容、新的内涵。近年来,他先后指导基层党组织创建“党员服务队”、“党员突击队”,推进“党员责任区”创建、片区支部竞赛等党建活动载体,其中“党员服务队”和“党员责任区”先进经验在省公司党建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撰写的“党员责任区”、“党建+”、“党员力量覆盖”等典型做法,先后在集团公司《石化政工研究》、《中国石化报》、石化党员等平台刊发。

  从拿“油枪”到拿“笔杆”,王鸿儒始终不忘初心,“要新、要精、还要勤!”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入党14年来,他时时刻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业务上力求精通,工作上力求精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年轻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热情努力诠释自己对党务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解,充分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林银海)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