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人物频道 >>> 石化人生 >>> 人物报道
 

熊志辉:“铁钩”班长

2021-11-01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在江汉油田采服中心生产准备大队101井架队的料场上,经常回响着一个中年汉子的声音:“今天工作任务重,需要加班,我去加班,党员跟上!”随后,一个中年汉子和一群呼啦啦站出来的党员工人带头,和其他受到感召的工人一起挥汗如雨地搬运油管。只见他使用铁钩熟练地将油管钩出,和众人一起将其转运到转运车上去清洗和处理。这个中年汉子就是熊志辉。熊志辉作为采服中心生产准备大队101井架队收送班班长,他和他工作中奋勇向前、百折不挠争取胜利的“铁钩”精神,成为采服中心员工津津乐道的话题。

  熊志辉今年46岁,早年在山东清河采油厂工作,负责井下打捞和采油工作,2007年回江汉井下作业处担任送料工,负责管杆送收工作。2018年采服中心生产准备大队101井架队成立后继续担任送料工。熊志辉负责把井上转运回来需要清洗维修的油管搬运到转运车上,送到采油管杆检修站去处理,还负责将处理好的油管重新装上转运车,送回井上。他感觉工作特别辛苦。“我一大清早就要来上班,经常干到晚上十点,加班是常态,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最让他感到头疼的是装卸油管工作的繁重艰辛。

  堆砌在料场等待处理的油管堆砌得很高,往往有五六层,每根油管长9.5米,高1米,每当转运车过来,送料工为了搬运油管到车上,往往要站在圆滑的油管上,熊志辉经常站都站不稳,容易滑跤,摔在油管上,造成轻微皮内伤,皮肤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油管上还有小铁渣,搬运时经常扎手。他个头小,力气小,刚来时,抬不动油管。老师傅告诉他,搬运油管要使用巧劲。他开始虚心向老师傅学习搬运时运用手腕巧劲的方法,掌握用劲的角度和力道,很快掌握技巧。他还看见老师傅用铁钩钩出油管,节省力气,自己也想方设法制作一个小钩子,工作效率迅速提高。

  由于工作出色,熊志辉2013年当上井架队收送班班长,2021年担任安全员,更加潜心工作,致力于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环保水平。熊志辉经常率领工人上井回收油管,油管上的原油经常落地,造成环境污染。熊志辉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过去防止油管原油滴落的方法是用彩条布和塑料薄膜捆绑油管,由于捆绑不扎实,薄膜拼接处有缝隙,造成原油渗漏落地。熊志辉想思考出解决方法。今年8月,他在管杆站施工时,发现工作场地的角落有一个盐化工装盐用的吨袋,他灵光乍现——吨袋三面封口,没有缝隙,可以套在油管上,防渗性一定非常好。根据该思路,他设计了一个油管袋,袋口有伸缩绳,将其套在油管上,用伸缩绳封口,可以有效防渗。今年8月,此项发明经过试验取得成功,进行了推广,不但成功维护井场清洁,还节省了工人包扎油管的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身为井架队收送班班长熊志辉有一套科学管理方法。最初担任班长时,班员有10余人,生产任务多,班上人员紧张,出现加班时间多,工作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引发人际矛盾。熊志辉重新制定班规,将班组分成4个班级,轮流值班,上3天班,可休息1天,解决了劳动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时修订考核制度,考核采取计分法,多干多得分,每月公开,实现了劳动公平。

  熊志辉工作努力,身先士卒,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承担送料班急难险重工作。今年4月份,送料班负责王1斜33—7、潭71—5—3和王新57三口井的运送油管重任。当白天忙完,大家疲惫不堪,准备休息时,熊志辉又接到晚上加班任务。“我去加班,党员跟上!”熊志辉安排身体疲乏的工人回家休息,号召党员和自己一起承担加班任务。这一天,他冒着瓢泼大雨,忍受高血压带来的身体不适,一直干到晚上10点,完成工作任务回家后,才想起没吃晚饭。

  熊志辉还很体恤下属,关心职工。夏天工人顶着烈日酷暑工作,非常辛苦,熊志辉看着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打湿很多遍,很心疼,经常安排他们轮流去空调屋或空调车休息。今年8月1日,他看到一个工人满脸大汗,感觉他有中暑危险,就安排他去空调车上休息,自己顶替他工作。

  熊志辉工作刻苦努力,取得累累硕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21年获得采服中心劳动模范。如今,他依然奋勇向前,用百折不挠争取胜利的“铁钩”精神奋战在生产一线,创造属于自己和单位的未来。

  (黄慧 董军)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