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03 来源: |
![]() |
![]() |
石化新闻![]() |
文\江汉油田 袁大庆 记忆,是藏进心里的一段时光,一个故事,一种声音……在你两鬓染霜时,在你闭目养神享受阳光时,在你沏茶品茗观赏落叶时……你会拂去岁月的沉沙,翻阅过往的记忆……记得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听广播,那种痴迷,那种执着,至今依然喜好如旧。 自打记事起我就随父母从一个油田转战另一个油田,长大后才知道有个专属名词叫“会战”,那是石油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石油人的生活方式,“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头戴铝盔走天涯”,就是那时父辈们的真实写照。七十年代初,我们全家又随父母像候鸟一样从北方迁徙到江汉油田,住进了简易的席棚房,一栋栋整齐坐落,中间有小路隔开,爬上树梢俯瞰犹如水墨画一般,这也是小孩子们躲猫猫的最佳场所。我家房头有一根高大的电线杆,上面背靠背地架着两个大喇叭,早、中、晚一日三次,从大喇叭里传出悦耳的音乐和那铿锵有力的男女说话声。那时的我总是傻傻地倚着墙根,冲大喇叭发愣,这也太神奇了,电线杆上哪来那么多人说话唱歌呢?后来听父母说才知道这叫“广播”。那时候的广播可真算是凤毛麟角!在那物质匮乏、生活穷困、文化枯竭的年代,有这样的一位新邻居,也算是我儿时的小幸运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父母的忙碌,生活的艰苦都没有影响到我们成长的快乐 ,就在那一年我上学了。父亲用牙缝里省下来的钱买了台收音机,这可是家里第二件家用电器(之前还有一个灯泡),收音机为家里带来了不少乐趣。吃饭时开着,再也不用听父母在饭桌上的唠叨了。从中也知道了许多油田村落里听不到的消息,知道“尼克松”来了,知道“田中角荣”也来了,知晓中国和美国、日本都“建交”了(只是听,也不太懂)。听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鼓舞人心的消息,听到了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传回地球的《东方红》乐曲。也让我听到了共和国的哀悼哭泣:毛主席逝世了! 那年头,孩子们爱听《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姑娘们喜欢《每周一歌》,而关心国事的大人们,对早晨六点半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晚上八点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情有独钟。时光就这么走着,我守在收音机旁一天天长大,不觉中双脚已迈入八十年代。我着迷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刘兰芳的《杨家将》,王锦宜的《白蛇传》,一边写着作业,一边憧憬着未来。 岁月倥偬时光飞逝,如今已是雪染双鬓,很多事在时间里淡忘了,模糊了,或被岁月的尘土所掩埋。然而,那些年,那些有声的记忆却越发清晰,越发让人回味。有线广播,台式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伴随我们一路走来,如今早已进入了网络科技时代,“一机在手,世界拥有”已不是梦想。 我时常漫步在油城的夕阳中,细数着江汉的变化,翻阅着留存的记忆,抬头我仿佛又看见高高矗立的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耳旁又响起那高亢激昂的歌声,依然觉得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