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黔西南石油 江烨瑶
摘菜的时候,在菜叶里发现一只蜗牛,菜已经放在冰箱里两日了,蜗牛却还活着。
它把菜叶啃出了一个小小的坑,生命力很顽强。
我想了想,这是个让女儿认知世界的好机会,便将蜗牛放在一个小碟子里给3岁的女儿看。
她睁着好奇的眼睛问:“妈妈,这是什么呀。”
“这是小蜗牛,它做你的小伙伴好不好。”
“好。”
接下来的一整天,女儿被小蜗牛迷住了,她的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蜗牛爬来爬去,看它啃菜叶和睡觉,不时地还要与我分享一下她的新发现。
“妈妈,蜗牛爬上来了。”
“妈妈,蜗牛在吃菜菜了。”
“妈妈,蜗牛拉臭臭了。”
“妈妈,我觉得小蜗牛它喜欢我。”
我哑然失笑,觉得孩子好容易满足,却欣慰有了一个很好的现象,一向吃饭不乖的孩子,就因为我告诉她小蜗牛每天都乖乖吃饭,她也就乖乖吃饭了。
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好的激励方式,从前我们说破了嘴皮她也不好好吃饭。
女儿这一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它喜欢我,小蜗牛喜欢我。”
孩子爸爸见她那么喜欢,去街上给孩子买了一个养乌龟的小盒子,帮她把蜗牛放了进去,女儿便提着小蜗牛去院子里游玩去了。
孩子爸爸说:“难得女儿能对一件事情那么上心,我们可得支持。”
她向其他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小宠物”。
晚上睡觉也想把蜗牛放在枕头旁。
要不是告诉她小蜗牛喜欢自己睡,喜欢在阳台上呼吸着新鲜空气才睡得好,女儿可能要搂着盒子睡一晚。
不得不说,孩子的世界真是纯净又容易满足,一只蜗牛就可以让她开心一整天,通过照顾蜗牛,她也知道了世上有一种叫责任的东西,她会牵挂蜗牛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睡好、是不是快乐的爬来爬去、缩在壳里的时候会不会生病了。
做父母的我们,愿意穷极一生去守护她的纯真,不求她大富大贵,只愿她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