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北油气 黄卫红
我在家中休假时,几位外地朋友吵着要过来吃“担担饺儿”。我不禁为他们的吃货精神而感到敬佩,驱车三百多公里,只为了吃一碗素未谋面的“担担饺儿”,更为“担担饺儿”成为陬市古镇独具特色的网红小吃传遍四面八方达到一定知名度而感到欣慰。
还记得小时候,只要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向父母撒娇要吃上一碗“担担饺儿”。那年代,一碗饺儿只要一角钱,可这一角钱花费在吃一碗饺儿上,相当于现在1800元吃一碗龙虾面,是极度奢侈的。而父母看到被烧得喃喃自语的我还念念不忘一碗饺儿,狠下心来买下一碗,说也奇怪,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儿吃下去,冒出来一身热汗,烧也很快退了。多年以来,父母将戏称装病“骗”饺儿吃的故事传给我的下一辈听,乐此不疲。
街上的“担担饺儿”自然不止一家,可友人指名只去最火的网红店。说它是网红店其实连个完整的店面都没有,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妻,黄昏时挑着担子来到最僻静的街角,担子据说是70年前祖辈们留下来的,具有满满的年代感,70年前这副担担肯定是刷过红漆的,而今隐约斑驳可见,经过年代地洗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乌黑的有虫蛀洞眼的担担。我想,这家“担担饺儿”能够成为网红店,这副担担出了不少力吧。
早早来到网红店摆摊的位置,这儿已经有不少人占据了有利的地形,看来今天友人运气不错,能够吃到正宗的网红“担担饺儿”。因摊主天热不出摊,雨天不出摊,心情不好不出摊……来这想吃“担担饺儿”的人必须来碰运气,想吃还得排队最少一小时,所以网友评论“一碗难求”。
摊主挑着担子走近跟前,能够听到“吱呀吱呀”担子耸动的声音,友人惊呼:“这个担担果真是具有年代感。”等摊主放稳,友人仔细端详打量,确实是年代久远的木头做成的家具,没有一个螺丝、一个合页,也没有一个雕花,甚至在现代工艺里面它只能算是个粗糙的加工品。
与之匹配的是客人坐的板凳,用传承下来的土话叫做:“凉儿板凳”,长有1.2米,宽度却只有20厘米,2个人刚刚够屁股腚并排坐在上面。暗黑潮涌的颜色向客人倾诉着七十年的铅华经历了什么。虫子肆意在上面驻洞搭窝,经过客人身体与板凳的亲密接触后,虫子彻底让出了地盘,留下的窟窿眼证实它曾经祸害过人间。
如果“凉儿板凳”缺胳膊少腿是一特色,它毕竟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变迁,客人都可以体谅,当一碗饺子端在面前时,盛饺子的碗到处是口子,用本地话说:“这个碗到处是缺,会不会划到嘴巴?” 正如网友评论:“除了不缺生意,什么都缺。”
友人干完这碗饺子,嘴的确没有被划到,吃得倒是酣畅淋漓。“担担饺儿”不光因为皮薄肉嫩口感独特赢得了众多粉丝,可能敢于“缺”才是它独到的个性魅力,让当今社会追求完美主义者在这里打破局限,把那些被否定的自己通通释放,遇到更美的自己。我为家乡“担担饺儿”能够远近闻名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