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汉油田 袁大庆
小区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停电停水的日子似乎也多了起来,尤其是三伏天若没有电,分分秒秒都无比难挨。空调、风扇都停了,发黄老旧的蒲扇渐渐从记忆里浮现出来。在那没有空调电扇的年代,谁家没有几把蒲扇在消暑着夏天?
再美好的时光都会陈旧,陈旧了的时光都会成为心心念念的回味。陈旧的时光里有亲人有朋友,有难过的或有趣的事情,还有一些陈旧不堪的老物件。比如,那把发黄老旧的蒲扇,是我童年时代对夏天留存的记忆。
七十年代初的江汉油田算是幸运的,虽然住的都是席棚房,但几乎所有的人家都通上了电。那个年代,家里的家用电器只有一个灯泡,至于什么空调电扇根本就没听说过。而消夏也有妙招:一张竹床门外放,手摇蒲扇自清凉。繁星伴我入美梦,一觉睡到大天亮。
说起蒲扇,其实它是扇子的一种,也是平常百姓家用的最多的一种。我对扇子没啥研究,但也能随口说出几种。比如,诸葛孔明用的羽扇,贵妇小姐用的团扇,文人墨客用的折扇,等等。而最常见的就是平民百姓家用的蒲扇,驱蚊纳凉非常实用。
我们家也有几把芭蕉叶做的蒲扇,轻便、硬朗、有型,好用。挟裹着天然植物的气息,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但这种蒲扇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扇子边缘往往不够结实,稍不注意扇边的竹篾就会脱落。所以时常会看见母亲用好看的花布条,为或新或旧的蒲扇缝一圈布边,这样一来可以防止蒲扇的毛边划破肌肤,二来可以防止蒲扇脱边,放心使用。
细心的父亲用烧红的锥子在扇把上穿出一个眼来,然后系上红绳,不用时方便挂在墙上,不占地方,用起来也方便拿取,以免到处翻找。
你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蒲扇,在那个年代用处可大着呢。驱散蚊虫,纳凉闲聊,烧柴做饭扇灶火,哪一样能少得了蒲扇。就是背上痒了还可用它当个痒痒挠,遇上毒辣辣的太阳它就是把遮阳的伞,如果突然下起雨来,拿蒲扇遮在头顶,还可避免倾盆大雨直接浇在头上,若把蒲扇放在地上就可以直接席地而坐……这蒲扇的用途多着呢,谁用谁知道。
记忆最深刻的当属母亲手中的那把蒲扇。伏天,夏夜,低矮的席棚房闷热潮湿,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支起竹床或躺椅,直接露宿于夜幕下。母亲总是坐在我身边,手里不紧不慢地摇着蒲扇,既驱散蚊虫又摇来凉爽。母亲最喜欢讲述刚来江汉会战时的情景,话题虽老可每次都有新鲜的故事。即便是凉丝丝的风吹着,母亲手里的老蒲扇仍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摇的是蒲扇,感受到的是母亲的爱。整个夏天的夜晚都在母亲摇晃的蒲扇中喃喃睡去,有时我一觉醒来,母亲还在不停地为我摇着蒲扇,这样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炎炎夏日,也不知道母亲用蒲扇为我摇出了多少个温馨的梦境。母亲用一把老旧发黄的蒲扇,用人间最伟大的母爱排遣着夏夜的闷热和单调。
如今,母亲老了,日子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调早已成为家家户户的标配,已经很少有人再用蒲扇消暑纳凉了。可母亲依旧手摇蒲扇,说是习惯了。我知道,母亲是不舍得用空调,怕费电。母亲就这么摇着蒲扇,摇走了艰苦的岁月,摇来了幸福的生活,也摇来了母亲的满头银发。
那把发黄老旧的蒲扇早已装进了我的记忆。今夜停电,闷热难挨,我从记忆中取出老旧的蒲扇,轻轻摇晃起来。有凉意,有母爱,有那个年代,有夏天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