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塔河炼化 彭诗琪
大三的一个暑假前夕,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大学生西部调研的暑期实践的消息,官方发布,可信度很高。详细阅读了选拔标准后,我真心觉得自己样样都挺符合,随即把这则消息分享给了室友小胡。
“快去报个名撒,试试嘛,说不定真可以呢。”看完后她立刻鼓励我,“这么好的机会,要不是我要学车,肯定第一个报名。”
“我觉得可能性好像很小诶,你看这活动,肯定很多人都心动。我一个双非的,怎么和人家985、211比。而且退一万步说,即使我通过初试与复试,我爸妈也肯定不允许让我一个人去那么远的,还是算了吧。”
犹豫再三,我还是放弃了。这种机会怎么可能轮到我,就不凑热闹了。
一周后,终选名单出来了。出乎意料的是,名单上也没几个是985、211的,有些学校甚至比我的差得多,而且听说这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大,初试的人实际也不多。我虽后悔不已,但也无济于事。
也许,我本可以去拥有这个机会的。
其实,这已不是我第一次打退堂鼓了。从小到大,我只敢做有十足把握的事,从不敢去争取自己想要的。老师教给我的任务,总是能够十分出色地完成,而旁的,却总要思虑再三。还未踏出第一步,脑海里,便总想着,最后失败了的样子。
也曾想过突破,想尝试去看那些生命中未曾预料的风景,但往往总是无疾而终。因为往往还没有到那里,便已停止了步伐。习惯了等风来,似乎便有些不知道,如何去追风了。
“做之,50%,不做,则为0。”
这是朋友很久之前曾经告诉我的话,那时她正打算开始一场极大可能会有始无终的恋爱,无论是家庭还是其他,前方似乎困难重重,但她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并直至今日,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工作和生活都步入正轨。
“我当时也没有想到我们会坚持下来,但很多事情啊,好像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感谢当年自己的勇敢,也感谢当年他的勇敢。”
真好,这个世界理应存在成人童话。
我们总会在这一生中遇到自己想要的人和物,但当遇到之后呢,有的会不计后果奋力争取,而有的可能只会按捺住内心的波澜起伏,装作不经意间堪堪路过,日后回忆起,也只是徒增场遗憾罢了。
到底人生的滋味如何,也终是要自己尝过才会真正的知晓。它可能没我们想象的甜,但也未必,有他人所言的那般苦。所以,不要轻易因为莫须有的胆怯就放弃那些生命中珍贵的可能。
山外的山,海外的海,会是如何模样呢?这些只有自己看见了,才会真正知晓。我们在这一路上,既要学会等,更是要去学会追。但愿那追风后所见的,山川与河流,会比你我所想象的更为波澜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