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黔西南石油 杨昌花
中秋将至,大街小巷都在大声吆喝着售卖月饼,过往行人匆匆,在时光的轮转里,我们经历过无数次聚散离合,可无论身处城市高楼大厦还是乡间茅屋老舍,每当这个时节总会让在外的游子燃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说起中秋,有唐朝名相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有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管哪一首,都能让人感慨良多。我却一直恋恋不舍的是老家院子里的那颗核桃树,她承载着我的童年欢乐、青年的希望、奶奶的宠爱、妈妈的期盼,太多太多难以割舍。
几天前和公司里的一位老同事开车到牛场加油站巡站,车辆路过一条小道,只听见“哐当”一声,一颗果实落到车辆引擎盖上,一脚刹车就把车急停在原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颗核桃。
于是就和同事聊起了核桃,老同事就说了核桃熟了中秋就要到了,现在的核桃都是外地种植的转基因核桃,虽然皮薄肉多,但是肉质微苦,干涩,没有我们家乡的核桃油质含量高、口感甘,吃起来总感觉差点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要真差点感觉的话那应该就是那离家几十年的家乡味吧”。
转眼间我已在中国石化工作八年有余了,提起核桃,我就想起了老家院子里的那棵核桃树,从小就听奶奶说这棵核桃是生下我的那年就种下来的,希望我能像那颗棵桃树一样受人喜欢、长命百岁。小时候听起来觉得有一点好笑,怎么能把人和树做比较呢?现在每次想到去世了十多年了的奶奶,我都会希望奶奶能像那颗核桃树一样一直存活至今。
每逢秋至,院子里的核桃树下总会挤满了来捡核桃的小孩子,男孩子比较调皮,三两下就爬到树梢上,用尽力气摇晃树枝,企图让核桃掉下来,总有那么几颗特别显眼的大核桃不愿意缴械投降,无论再怎么使劲摇晃都依然坚挺的挂在枝头,像极了我们不屈的石油精神,无论经历多大困难都会逆风前行;像极了边疆驻守的战士、无论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依然坚守在原地。
小女孩们在树下伸长脖子,抬头一直盯着树上的核桃,核桃一掉下来就蜂拥而上去拾捡核桃,有时候会因为一颗核桃争的面红耳赤,最后就是最开心的时候了,大家把战利品统统放在一堆,大家围成一个圈,然后你一颗、我一颗的分享着这来之不易的果实,大家看着对方脸上、手上、衣服上被核桃弄得黑黢黢的,笑声瞬间响彻整个院子,不知何时还能在听到这浓浓的欢声笑语,纯真、善良、憨厚、无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自从上班后,每年快到中秋佳节的时日我都能收到妈妈从家里寄过来的核桃,打开着沉甸甸的礼物,家乡情怀涌上心头,总是会控制不了自己情绪,感叹“自古忠孝难两全”。
自从奶奶不在后,妈妈就接过了打理核桃树的接力棒,核桃树经过岁月的打磨变得越发粗壮,核桃繁华挂满枝头,院子里却丢失了最初的景象,儿时的玩伴也已经长大,院子里再也没有挤满孩童的身影,没有响彻田间野地欢声笑语,有的只是母亲、父亲佝偻的背影,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敲打着枝头的核桃,精心的给我们准备着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悠悠、炊烟袅袅,而我们却生活在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城市之中,生活中多了许多烦躁,少了几分宁静。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种的有颗核桃树,在工作疲惫之时到树荫下乘凉,放松压力、舒缓心情,在思恋家乡之时品尝几颗核桃,一品甘甜,回味无穷。
回到办公室,我给领导请了几天假,买了一张通往核桃院子的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