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肇庆石油 陈顺江
我的家乡鄂东小县城黄梅,城南有一座古塔,相传建设于北宋天禧年间,距今近千年,古塔依然坚固顽强地屹立在城南广场中心,巍峨挺拔,令人心生敬仰。
有文人赞古塔“远观如龙泉宝剑,近看似三春笋笔”,匠心独创,为研究古代建筑史和佛教文物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在家乡时,曾与好友相约,要在上大学前,走遍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属古塔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坚韧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奋发向上。
古塔又名乱石塔,因全塔不用其他材料,全部是由用青灰砖筑砌而成的多层密檐式仿木结构,充满着复古气息,平凡而不俗气。
古塔外形呈八角状,平地而起,十三层的阁楼,底层设有圆拱石门,供奉佛像一尊,可供人们敬拜。二层以上逐层递收,故为实心,不能攀登。
古塔旁右侧不远处是西池河,千百年来与古塔相依相伴,经久不衰。
春暖花开之时,河旁柳树弯弯,在微风中,时而似蜻蜓点水般嬉水,时而靠向古塔,轻拂塔檐,仿佛在为古塔扫去落灰;鸟儿轻轻歌唱,婉转的调儿,飘向两岸人家,我想古塔有歌声的陪伴亦不会孤单;河水清澈,在春风中微微荡漾,点点涟漪,滋润古塔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炎炎夏日,古塔四面通风,常常有许多老人孩子在那里乘凉,老人总说:“空调哪有这里好啊,自然通透,天然的凉风,令人惬意。”夏日的雨水较多,古塔里丝毫没有进雨水,雨水皆顺着塔身排入西河池,不得不感叹古人亦是多么的智慧,徒手堆砌的石塔,却是如此的坚固,不畏风雨日晒。
到了秋高气爽之时,古塔旁的树木叶儿黄了,落在塔尖、塔檐、塔身,在秋日的映照下,闪现着金光,恰如佛光普照。倒映在西池河里的金色古塔更是精美,引得无数人前来瞻仰和观赏这一奇观。
秋去冬来,皑皑白雪洒满古塔的每一层,为古塔穿上厚厚的白袄。冬日的古塔,在我的眼里圣洁无比,只敢远观。四周塔檐挂着长长的冰柱子,尖尖的,掉下来大概会砸得地面一个深洞,因此下雪天时,古塔外周被围起来了。
年复一年,年复一年,离开家乡许多年,多么想再一次踏上故乡的热土,到城南看看儿时便崇拜的古塔,到实地一睹塔的风采,再一次感受那巍峨挺拔的风姿,给人积极向上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