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肇庆石油 陈顺江
家乡黄梅县有一地道美食,名为米粉蒸肉,可谓是黄梅人舌尖上的美食之一,亦是我常常怀念的美味,对她有着深厚的记忆。离开家乡十余年,对于故乡的味道念念不忘,这份乡愁深深印在心尖。
粉蒸肉香而不腻,生活在鱼米之乡的黄梅人,逢年过节定会做上一盘招呼亲戚朋友,百吃不厌。
记得小时候的米粉蒸肉,原材料就是大米和五花肉,自家种的稻米,自家养的猪,经过母亲的精心制作,便是浑然天成的美味。
提前把早稻米清洗,沥干水分后,在铁锅中配上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后研磨成粉。将买来的五花肉洗净切成块状,母亲说一定要肥瘦相间的,且肥多于瘦,这样油多才更好吃。切好的五花肉放在盆中,用酱油、糖、五香粉拌匀。处理好材料后,将米粉和五花肉倒在盆里,加少许水,让米粉湿润,使每片肉都能裹上厚厚的米粉,放入蒸锅里隔水蒸,待到筷子能轻轻插入肉里,便蒸熟了,整个屋子香喷喷的,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每次家里做了粉蒸肉,我总是按捺不住馋虫,与弟弟抢着吃,滴油的米粉拌饭,是小时候最好的下饭菜。
夏天的时候,母亲还会去采些荷叶晒干,等到做粉蒸肉时,用荷叶垫在盘子上蒸,如此一来,带着清清荷香的粉蒸肉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只是,小时候吃米粉蒸肉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一般只在过年过节或者宴席上才能吃到。
记得那时候,母亲买一斤肥肥的五花肉会配上两三斤的米粉去蒸,蒸好放上十天半天,想吃时盛一碗热热便吃。
那时,我觉得粉蒸肉是一道极特别的美食,放置如此多天竟也没有变味,我问过母亲缘由,她也无法解释,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对粉蒸肉的痴迷。
也许随着时光的变化,味蕾亦有了改变。虽然现在可以经常吃粉蒸肉,但米粉不是自制的,统一生产的米粉添加了各种调味料,猪肉是饲料养大的,无论怎么做,终究没有小时候的那么香。
一道美味,一种乡愁。如今,能吃上故乡原汁原味的美食,亦是一种奢侈。愿所有在外的游子皆能常回家看看,重返故土,寻找久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