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汉油田 赵敏捷
在山东渤海的莱州湾畔,有一个小镇叫羊口镇,这里有一块小油田叫八面河油田。有一群来自千里之外的湖北江汉石油人长年驻扎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八面河油田开采30多年了,为了石油梦,这批石油人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和亲人,在这个偏远小镇一待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斑白的中年人。
我也是这庞大会战队伍中的一员,作为常年离家在外的人来说,无论走多远,回家是一个始终挡不住的诱惑。家里有年迈的双亲和年幼的孩子,有亲朋好友,有过去生活的记忆……
从山东寿光到湖北潜江,1200公里的路途是我们永不变更的行程。
我第一次来胜利油田是1992年,那时回湖北只有两种选择,坐火车和油田发的大客车。
选择坐火车,需提前去70多公里远的售票点买票,否则临出发再去火车站可能只能买到站票,尤其是春节期间,车内永远是人满为患,车厢内被挤得脚无立稚之地,想舒服点可以将双脚悬空而不会倒下,因为四面都有密集的身体支撑着你。回家是一趟狼狈不堪的旅程。
1993年2月坐大客回湖北,当时的大客只有硬座,车内没有空调,寒冬腊月,双腿被冻得像泡在冰水里一样透骨的冷。那时没有直达的高速公路,客车全程走的是普通公路,不仅速度慢,在路途中还经常遭遇车匪路霸。为了赶路,司机不愿意在路上多停或久停,客乘因内急受不了,多次提醒,司机才会谨慎地选择安全的地方停车,几分钟后,司机就会大声吆喝:方便完了赶紧上车走人!那时感觉自己像是被长途羁押赶路的难民一样。
为了安全,大客车只敢停在固定的地点就餐,车一停,大家都蜂拥而至。这个就餐点类似于食堂,大厅里摆放着几张旧式大方桌及长条板凳,食物只有馒头和面条,对于我们这些不多吃面食的南方人来说,因为饥寒交迫,看到热气腾腾的馒头和面条也忍不住饿虎扑食了。
第一天早上出发,第二天晚上才到家,历经30多个小时的艰难旅程。出发前20岁,回到家看上去像有25岁了,回一次家,身心俱疲。回家的路是一条寒冷又漫长的路。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和完善,2006年,从湖北到山东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了。大客车也换成了卧铺车,可以躺着回家了。高速公路沿途的服务区也越建越漂亮,各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卫生间干净整洁,开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超市各类食品琳琅满目,餐厅炒菜和各类面食应有尽有,想吃什么基本能如愿。我一般会选择4月份回家,彼时清河大地还是一片草木荒芜的景象,愈往南方,春色愈浓,到了家,更是满目春色惹人醉。回家的路是一条通往春天的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给生活带来了巨变。2010年,12306网上售票系统开通,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购票和退票,所有的车票信息都能及时查到,想订就订,想退就退,随意自由。
选择坐火车回家,火车上的条件也比20年前大为改观,车内配有空调,车厢内干净整洁。最慢的火车也是下午在潍坊上车,睡一觉醒来看窗外,火车这条长龙正穿越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面对滚滚长江,从黄河入海口方面奔来的我不禁感怀。武汉长江大桥是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举全国之力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64年过去了,载满乘客的火车依然还在这条桥下穿行。
2012年,湖北潜江火车站建成通车,从潍坊到潜江也有直达的动车和高铁了,全程8个小时,1200公里的里程朝发夕至,下午即可到达与家人共进晚餐。回家的路是一条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路。
时至今日,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大地上已经织就了一张细密的大网,贯通了祖国的东西南北,总里程已达到了14万多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拥有私家车的人也越来越多,清河人回家又多了一种选择,开车回家!打开音乐,开着自己的车从齐鲁大地奔向荆楚大地,体验在祖国的大地上驰骋的快乐。回家的路是一条自由畅达的路。
现在回家,还可以选择坐飞机,在出行淡季飞机票只有动车票价的一半,经济实惠。从不远的东营胜利机场2小时飞抵武汉,再一路搭乘地铁和动车,回家的路是一条轻松愉悦之路。
20多年了,家还在那里,但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家在我心里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