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不知从何时开始爱上湘西乾州古城老娭毑做的蒿叶粑,走进这小巷时,清新的香草气息迎面扑来,望着脚旁碧绿水灵的蒿叶粑,思念慢慢氤氲脑际……
小时候,总是那么急切地盼望着假期的来临。掰着指头好不容易等到了那天,我总是缠着忙碌的奶奶要她做蒿叶粑并自告奋勇去采摘蒿叶,背起背篓,背后总少不了奶奶的絮絮嘱咐。
阳春三月,地间坡头,野蒿青翠欲滴连珠一片,蹲下身子选取肥大鲜嫩的小心翼翼的掐下株尖,瞬间独有的清香钻入鼻间,沁人心脾,那份欢快可是孩童的专利。采摘的同时总不忘与同伴嬉戏,青蒿满背已近黄昏,欣喜地回家交给奶奶,和她一起把蒿叶清洗干净,接下就是坐着等待。
灶上大锅里的热水在翻滚,奶奶把蒿叶在里面焯一下,说这样可去除涩味。然后掺好磨好的米粉,米粉由糯米和粘米混合,比例糯多粘少。那时没有打磨机,只能用礅马去舂,奶奶身材矮小,每回总是舂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现在想起来,她给我做蒿叶粑那是多么辛苦,那里面可是盛着浓浓的爱啊!
舂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馅料了。我家的馅料总是有两种:芝麻掺糖的和腊肉丁拌香葱的。小时候,这些总是姐姐准备。奶奶搬来大竹簸箕,把舂好的面料倒在里面,边和边掺水。
她揉啊和啊,慢慢的,像施展了魔法般,面料在她的手下逐渐变得均匀,变得碧绿透亮。她把面团捏成一个个扁圆的小面团,样子既可爱又诱人,然后在里面按下大大的窝,把馅料放满再封上口,用手心揉圆,一个个精美得宛如工艺品的蒿叶粑就悄然诞生了……
奶奶把蒿叶粑用本地叫猴栗树的叶片包好,放在锅里中间的蒸片上大火蒸煮。约摸十五分钟,热气腾腾的蒿叶粑出锅了,它们晶莹如似翡翠,光亮透影,满屋子弥漫着蒿叶和猴栗叶混杂的味道。
这时候,我总是那么猴急,顾不上烫嘴,在奶奶欣慰地注视下张口就咬。哇!柔柔的,糯糯的,腊肉香葱的浓郁,蒿叶猴栗叶的清香缠绵,满嘴溢香,真真夺人心魄,叫人欲罢不能……
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躺在床上,想起奶奶那满头的白发,慈爱的面容,佝偻的身影,想起她在我即将上市重点高中那天晚上连夜为我炸油粑粑的满脸兴奋与难舍,以及那夜我怀抱着她陪伴着她走完她生命最后一程后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哭,常常眼睛湿润……
现在每当我又想吃蒿叶粑了,都会在心里默念:奶奶,你还好吗?孙女想你! (湘西石油 刘芷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