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童年记忆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1-12-02 14:10
昨天下午,天空灰蒙蒙的,下着小雪,让我所居住的城市变得有些沉闷,走在大街上,轻盈的雪花在空中飞舞。这一景象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捉蜻蜓的趣事。
外婆家在黑龙江的农村,村庄不大,有百户人家。夏日的傍晚,夕阳西下,给村庄染上金黄,各家炊烟袅绕,大人们开始忙着生火做饭。孩子们也开始“疯”了起来,各自从家里扛着一把顶端缠着蜘蛛网的三叉木棍,追逐蜻蜓满地跑,瞅准蜻蜓低空飞舞时机,一网拍下去,准能逮到好几只。记忆中外婆家的蜻蜓尾巴是鲜艳的红,在落日中格外好看,现在不知什么原因,发觉蜻蜓也变得越来越少,几乎看不到了。
童年的我除了会捉蜻蜓外,摸“知了猴”(学名蝉)也是拿手好戏。经常是在晚饭后,约上几个小伙伴,带上电筒和水桶,去到村头的小树林里摸“知了猴”。
寂静的晚上,凉风习习,伴着池塘里青蛙的叫声,大家分工明确,拿手电的人负责用光照射前方的树干,锁定目标后,后边的人迅速爬上树摸“知了猴”,不夸张地说,一个晚上能摸半水桶“知了猴”。
第二天早上,外婆把“知了猴”洗净后,放到油锅一炸,色泽金黄,再撒上点盐,瞬间变得香味诱人,对于童年缺衣少食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那时的农村还是比较贫穷的,除了物质匮乏外,几乎没有啥精神文化生活,给我们带来最大欢乐的就是村里放电影了。放映工具也很简单,一台老式放映机和两端挂在树杈上的白幕布,图像也不太清晰,传出的声音也是嗡嗡的。可就这样的放映条件,也吸引了周边几个村的男女老少前来观看,把一个放映场围得水泄不通,有的人干脆坐到银幕背面观看,不知看到的人像是不是反的。
后来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纪,就搬回去和父母同住了,但是每到周末或寒暑假,还是会在外婆家疯玩,每到放假我便自己坐4路小车来到外婆家,扔下行李便到屋外呼朋引伴。一个学期没见的小伙伴们都很是激动的紧紧相拥在一起。暑假里最喜欢的就是晚饭后的捉迷藏,一直玩到天黑透了才回去,到家雷的倒头便睡。
一觉醒来鬓角已生华发,儿时的一幕幕仿若昨日,三十岁的我会常常梦到快乐童年,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童年太过于美好,虽没有现在孩子们吃的玩的那么高端,但却一直在成年后治愈着我。(大连石油 朱卿驰)
(责任编辑:卢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