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对家乡的牵挂。它像妈妈亲手包的饺子,融入了浓浓的母爱和温暖。离开家乡十年有余,每当想起故乡的饺子,就像漆黑夜空中的一轮弯月,它照亮了游子们思乡的路。在故乡的饺子里,包裹的是家乡的温暖,是妈妈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东北,那里四季分明、温差大。独特的气候特点,盛产出了高质量的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再加上北方人性格豪爽粗犷、爱热闹,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在温暖的室内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的包顿饺子,别提有多幸福快乐了。
北方的饺子,确实好吃,好吃在哪?首先,它的饺子皮软滑。充满麦香的高筋小麦粉,配上适量温水、以及少量的蛋清一起和面。经过反复的顺时针同方向的糅合,逐渐将分散的面絮和成 白胖的面团。和面讲究的是“三光”不沾面,即面团光、面盆光、手光。这样和出来的面,才香软又劲道。
记得小时候,每次去姥姥家包饺子,我和两个表哥都先洗干净手,然后抢着来揉面,面团又软又弹,我们几个小孩就趁着大人不注意,揪下来一小块,搓成不同的形状来比赛,看谁的战利品制作的惟妙惟肖。饺子,在童年里,除了美味,更重要的是多了几分玩耍的快乐。
只见大人们将和好的面团揉成细长条状,用刀切成适当大小的段,然后洒上面粉压扁,就可以开始擀皮了。擀皮需要用巧劲儿,这是包饺子中最有难度的一道工序。你需要左手拿被压扁的面饼,右手拿擀面杖,面饼在手中需要转圈的被擀面杖擀压,直至变成均匀扁平的圆薄饼,饺子皮就制作完成了。
虽然说饺子是经常吃,但是家乡的人们最重视还是大年三十的那顿饺子。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三,妈妈就会把家人们聚一起。对大年三十包什么馅的饺子?进行家庭民意调查。为了满足我们七嘴八舌地提出的各种不同的建议,聪明的妈妈总能有办法满足每个人的要求。所以,我们家大年三十的饺子有多种馅,吃到哪种全凭运气,绝对堪称家庭版饺子盛宴。
正宗东北饺子的馅一定要选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这种肉做出的馅料口感不柴、不腻,正是恰到好处。家乡人性格豪爽,喜欢直来直去,这样的性格特点也恰巧融合到了饺子馅的制作中。如果不试一试,你可能不知道,像猪肉与大葱、韭菜与鸡蛋,这样简单直接的碰撞,就能产生出无与伦比的美味的火花。
小时候,我总缠着妈妈,让她教我包饺子。只见妈妈取来一张已经擀好的饺子皮,在中心处放入适量的馅料,挤、按、压需要一气呵成。同时,包好的饺子底部,要蘸一点干面粉,防止粘底。
待都包好之后,就可以下锅煮了。煮饺子一定要开水下锅,切记饺子下锅后不能使劲搅拌,否则饺子会开裂。要顺着一个方向,慢慢用勺子背去推动它们。待饺子均匀漂浮在水面上,再加入凉水等待再次沸腾。这样煮十分钟左右,热腾腾的饺子就可以出锅装盘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享受着美味的饺子,真是美味又幸福。
故乡的饺子寄托着我对家乡的思念。饺子里包含的幸福,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游子们在异乡奋斗的路。(茂名石化 王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