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早上都是被锣声叫起的。”
8点刚过,老雷就在群里发信息,他还配了一个短视频,是从自家屋里朝下朝外俯拍的,防护网的钢棍看得一清二楚。他所在的是封控小区,画面里,直冲眼球的是两栋高楼之间停放的一长溜的私家车,钻入耳朵的是咣咣咣三声锣声,一个身着防护服的长者左手提了两面锣向前走着,随后在一幢楼前停下,敲了三下,头仰起喊了什么,天灰蒙蒙的,树木肃杀,空荡荡的院子长长的水泥路,更显得他形单影只。我问老雷:“那人喊的啥?”老雷答:“1排3号楼的居民下楼做核酸咧,那人是我伙计。”
被锣声提醒,这是老雷的清晨。我的黄昏,是从喇叭声开始的。我在厨房里包饺子,楼下小喇叭又开始广播啦:众志成城,防范疫情,居家隔离,不要外出,风雨同舟,守护平安。
我隔窗往外看,是院子里的同事闫兴旺、王北平,俩人都身着红马甲,一人手持喇叭,一人正冲着一户人家的窗户摆手。
我擀面皮的速度慢了下来。西安新增病例数明显下降,防疫政策已做了调整,我急火火包着饺子计划吃完饭在院子约人走走呢。喇叭提醒了继续居家,不让出门就享受包精品水饺的过程吧。
老公的中午,在发菜。11点多,老公看了一眼手机,出门分发菜去了。居家隔离以来,每餐他都要表功,主旨是他何等英明。一是在封城令下达的当天中午,他有先知,提前备足了粮油干果蔬菜;二是他封城前的周末去了汉中的妹妹家,妹妹把农副特产装满了车后备厢,所以存货足。“要不是我,疫情期间你哪能饭菜质量不减?”他总在自我膨胀。
这是一个典型的宅男静男,尤喜独处,不爱出门,不好热闹,一度说要换老年手机,活出自我,图个清静。疫情形势严峻,小区大门不让出入,核酸检测一轮接一轮做,这个不合群的人竟然让我拉他进社区通知群、楼群,自己还加了志愿者群、蔬菜配送群。形势是让居家呢,他倒清静不下来,出去跟人接触,在院子做核酸登记、维护秩序、上楼送菜。我笑说一场疫情改变了处世观念,他眼一翻:艰难时期,做些事情,献些力量,踏实。
深夜,家庭群,女儿的防护服照帅得耀眼。长安大学是西安最早按下暂停键的高校,学生已在宿舍隔离了20多天,“天天做核酸,次数应该是全市数一数二的”,女儿说。她是一名长安大学大四学生,几年没联系的亲戚,听闻长安大学的疫情,都电话表达了关心之情。
有几次,我早上联系她,不接手机,中午也不回信息,晚上依然不见吭声,竟然失联,令人恼!后来她通过微信留下三言两语,要么是“困很”,要么是“洗头”“跟舍友游戏”。该不会做志愿者了吧?我也闪念过,但一联想起这主暑假在家让洗碗都懒得进厨房,生怕把手刷洗粗糙的做派,我否决了。
前几天,在她所在的运输学院的公众号推文一一爱和希望在升腾里,我认出了正在搬运物品的女儿。图片发给她,她回了“脸红”的表情,还附有几个字:不想让你们担心!这个忙碌的志愿者,元月2日突然问我,太忙,没顾上,忘了给导师祝福元旦怎么办?我说那就等春节吧,那时春暖花开,再看虎虎生威。
感谢有你,认识不认识的,老年、中年或青年人,让我们在寒冬在艰难时感到温暖,总是被最勇敢的你保护得最好。长安,常安,加油! (西安石化 张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