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师傅,你今年的两项创新成果被评选为技师协会2020-2021年度技能操作创新成果三等奖,可真棒!”2021年12月7日,中原油田濮城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工会干事王婷婷一边进行登记,一边对武良蒙说。
提起武良蒙,大家个个称赞。“武师傅可是我们区的能工巧匠。”“他喜欢研究、有耐心,是大家心里的发明家!”武良蒙1991年参加工作,30年来他始终都坚持在计量站上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他先后完成技术革新56项,其中,6项获国家专利,42项获局级、厂级奖励。他通过技术创新积极为一线解决技术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创效1700余万元。
勤于练技,成为创新达人
“PVC管虽然比金属管线容易上扣,但是接口处容易发生渗漏,当换成加厚热熔管后,接口处就不渗漏了。”12月6日,武良蒙正在该区51号站为大家介绍增注泵可随意拆卸防渗管件。
为了能让研发出来的创新成果更加符合一线的需求,武良蒙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在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中找到最符合需求的材料。“只要能解决一线的难题,那创新就有价值。”武良蒙说。
为解决一线丝堵易腐蚀、老化、损坏的问题, 武良蒙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从丝堵上攻关,让改进后的丝堵能够与现场使用的设备配套使用,达到节约费用、治理渗漏的目的。有了创新的思路后,武良蒙一遍遍修改自己的设计图纸。当加强丝堵研制出来后,武良蒙还要通过试用不断完善。
为了提高自己解难题的能力和技术,武良蒙一有时间就钻进专业书籍里,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理论学习。他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了各种数据和图表。今年,在该厂组织的岗位练兵活动中,武良蒙几乎每次都以满分通过。
在勤于练技的过程中,他先后荣获“中原油田青年岗位能手”、“中原油田技术能手”、“中原油田工匠”、“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等称号。
迎难而上,破解一线难题
濮3-81井是该厂一口长关井,因收不到油,该井已经关井两年以上。去年1月初,该井拔管作业后,细心的武良蒙发现取出的油管上有油。于是,武良蒙连续一个月定时去录取该井的压力。
“压力从0兆帕升到0.5兆帕用了一个星期,从0.5兆帕升到1.5兆帕用了三个星期,之后压力就稳定住不升了。我查了计量站上的资料,分析了这口井与周围油水井的关系,这口井应该有油。”武良蒙对该区收油员工张冰说。“老武,我相信你的判断,但是这口井两年都没收到油了。”张冰回答。
经过层层汇报,该井试着收油,从1月初截至目前,该井共收油13次,累计收油80吨,一口长关井从此有了“活力”。
在工作中,武良蒙善于思考,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化解难题。“计量站内的增注泵带孔压帽在调节盘根时,专用工具非常容易滑脱。因此,我想发明一种新型专用工具。”武良蒙拿出他的笔记本,写下了他的发明思路。在工具研发的过程中,遇到材料不适用时,武良蒙就不断地找寻合适的材料。在组装的过程中,当部件结构不匹配时,他就更改设计,让工具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经过不断改良后,该工具现已在该区9台增注泵上使用,获得一线员工的好评。
2021年,武良蒙解决技术难题共10项,其中,申报国家专利1项,获濮阳市“五小”成果奖1项,参评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创新成果1项。
带徒传艺,与徒弟共成长
“多亏了武师傅,我今年成功地从采油高级工晋升为技师。”2021年12月6日,采油管理三区采油工孟祥红高兴地说。为了帮助孟祥红打好理论基础知识,武良蒙每周都会出一套采油工理论知识试卷,让孟祥红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同时,武良蒙还鼓励孟祥红积极参与技术创新。2020年,孟祥红参加的“结盐井掺水化盐自动化”项目获得该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八零后”员工梁华也是武良蒙的徒弟。为了让梁华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武良蒙带领梁华先后参与“安全带挂钩整机定位系统”项目和“一种调节带孔盘根压帽的专用工具”项目的研发。师徒二人一起研发的“一种调节带孔盘根压帽的专用工具”还荣获2021年油田挖潜增效累优秀创新成果三等奖。30年来,武良蒙带过的徒弟已有30余名。
“在徒弟身上我也学到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助于我发明的成果应用于一线。”武良蒙笑着说。
(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