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苹:生产调控中心的“大脑”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2-01-28 06:00
提到山东管道生产调控中心的李彦苹,他周边的同事会这样给你介绍:个子高,人很瘦,戴眼镜,话不多,但总给人一种使不完精力的印象。他作为生产调控中心值班班长,那是名副其实的生产调控中心的“大脑”。
说起管网运行参数控制节点,李彦苹如数家珍。经过管网重组改革后的山东管道,生产运行更加复杂,压力控制节点多。面对此种情况,他在掌握管网仿真计算的前提下,搭建最新的山东管网公司管网仿真模型,带动调控中心值班人员全员学习,做到“人人会仿真,全员会测算”,对每日下达的输气任务及管网运行工况的匹配性能及时分析反馈。2021年配合完成了5条管段40余次清管及内检测作业,以及17项大型站场及线路施工作业,累计协调用户进行气量调配或停气近800小时。针对冬季运行、节假日等特殊时期,编制专项的生产运行方案和应急供气预案,保障了山东管网安全平稳运行,日最高供气量超2700万立方米,连续4年输气量突破70亿立方米。
李彦苹坚持以管网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为调度管理目标,针对油气体制改革后保留管线分散、高负荷、区域管输费用差异大的现状,他积极与上下游沟通协调,坚持工况“每日一分析,每日一优化”的原则,在保障管网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力求充分发挥公司自有管线的管输能力,增加高管输费用覆盖区域,实现为公司创收目标;对管线站场的运行和工艺等情况了然于心,处理应急事件做到了准确判断,果断应对,高效处置了现场设备故障导致天然气泄漏的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对运行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一级调控”的管控水平,对站场自动报警类型逐一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报警信息分级标准,提高了站场人员应急情况下的处置效率。
李彦苹立足本职工作带动调控全员开展创新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职工作,独立开发的“管网生产数据查错软件”对公司生产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标注疑似错误数据,辅助人工审核,极大地降低了调度人员生产数据审核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公司生产数据的采集存档质量。他牵头成立了“调控中心创新小组”,发布QC成果《缩短生产数据审核时间》获得了公司级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生产调控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全员近三年向公司提报安全诊断建议40余条,有2人通级技师评定。个人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多篇。
说起取得的这些成绩,他总是腼腆地以微笑回应,他说:“现在公司建立了全新的济南调控中心,马上新的管线也要投产,新的管理模式也要试行,这些都是摆在我们调控中心人员面前的挑战。不管怎样,我们都会苦练本领,团结协作,全力做好本职工作,请大家放心。”在他眼中我们看到了战胜挑战的信心,也看到了取得胜利的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一位生产调控中心“大脑”的带领下,山东管网一定会安全平稳运行,山东管道一定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陈胜男 李素珍)
(责任编辑:刘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