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包子铺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2-02-10 15:09
厂前西路的横巷里,藏着一屉人间烟火。每个工作日的清晨,我会提早一刻钟起床,骑自行车穿梭在熙攘的小街,感受雾气与早餐的香气并行,耳边是喇叭声、脚步声、市井人家晨起的交谈声、路边小贩儿的吆喝声,最后是刹车声,北方包子铺到了。
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美食的味道。但不论哪一种味道,包子仍是少有的既能带给我纯粹的幸福感又容易吃到的寻常百姓家的好味道,它已经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顶饱充饥,每一屉新鲜出炉、热气腾腾的包子,都能在这个南方城市,慰藉一颗孤独的心,一个漂泊的灵魂,照顾我饥肠辘辘的胃和寻求共鸣的舌尖。
包子铺的老板是一对夫妻,约莫40来岁,北方人。问及怎么想到开包子铺,他们说,刚开始就是自己想这一口,后来发现这座城市的外地人还真不少,“同为异乡人,我喜欢和来买包子的客人唠一会儿,借由食物激发共同话题,寻找地域共识。” 短暂的交谈中我得知,丈夫每天凌晨四点钟去市场采购最新鲜的猪肉、食材,妻子可以多睡一会儿,五点到铺子里,两人分工和面、调馅、包包子、烧开水、架蒸笼。不到六点,晨光熹微,最早的一拨客人到访,妻子转战前台,开始招待食客。
在等包子时,得闲了也会看一看师傅做包子,感受中式烹饪的神秘。他手握成拳,开始和面,一边用掌心打面团,一边把揉扁的面团沿边叠起来,再次“重拳出击”。这一拳拳,不仅是手与面的摩擦,还是南与北火花的碰撞,让面团逐渐由松散变得细腻光滑和紧实。这样的面擀成薄皮,包上不同种类的馅,放在蒸笼里隔水蒸,直到皮色成象牙色,馅儿也熟透了。
如果蒸笼是透明的,你还可以看到包子由瘪到饱满形态的变化,那过程也是治愈极了。打开蒸笼的一瞬间,水雾四起,香气弥漫,包子底渗出些橙黄的素油,浸透蒸笼纸,味道鲜香清隽。用最平凡的烟火气,安抚食道和心灵。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包子身上有很多值得领悟的人生道理。它虽生于草莽,却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于力量的揉捏和大火的燃烧中成长,还能把来自天南海北不同的食材包容在一起,又偏偏挑剔不出一丝怪味,融合的是那样恰到好处。握着蔬菜和鲜肉带来的遥远的山川湖海的味道,从手到口,从口到胃,散播着属于包子的那份朴实无华,温暖着每一个冬日里行色匆匆的他或她。
“姑娘,你的包子好了,趁热吃!”一声呼喊把我拉回现实,又是对生活充满希冀的一天。(茂名石化 沈金丽)
(责任编辑:卢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