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柳 杨 勇
“元坝1-1H井至集气总站9号桩附近管线出现报警信息,请立即到现场确认。”2月10日,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二厂元坝采气管理区生产运行中心副主任邓虹兵接到通知后,立即前往现场妥善处置。
今年以来,西南油气分公司加大元坝气田输气管道安全管控力度,加快构建空中、地面、地下三维管控体系,保障天然气管道安全畅通。从投产到今年2月16日,元坝气田输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2623天,累计输气243.57亿立方米。
企地共管织密地面“安全网”
“陶家发,村里线路你很熟,今年要继续把安全协管的活儿组织起来啊!”春节过后,西南油气分公司的管理人员与乡镇选聘的陶家发协调巡线工作。
元坝气田管道全长140余公里,贯穿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苍溪县浙水乡等5个乡镇,地面管控工作量大、日常维护较烦琐。为此,他们在沿线设立5个中心站,组织员工就近巡线的同时,还发挥企地共管优势,与地方政府合作在14个乡镇选聘112名安全协管人员,将管线、阀室基站及应急广播等纳入与苍溪县、阆中市的共管范围,形成更加严密的管线周边异常信息联络通报机制,企地共同开展油气设施巡检和应急疏散处置演练。
开年以来,公司还开展重点风险隐患识别。针对不稳定斜坡地灾点重点检测段,开展高风险点连续监测。针对输气管线位移隐患,巡管人员每天巡检,对管沟、水沟等易泄漏段开展重点巡查。针对山高险峻地质灾害易发特点,邀请专业评价单位识别出地质灾害风险点,并及时处置。
防腐作业守护地下“生命线”
作为高含硫天然气田,元坝气田管道腐蚀风险较大。与地面管线相比,地下管线看不见、摸不着,更容易隐匿易腐蚀死角,成为安全隐患的藏身之地。为守护地下“生命线”,西南油气分公司不断优化技术、完善机制,强化地下管线防腐维护。
今年以来,他们开展管线批处理管壁内涂膜防腐蚀作业,优化单井、双井、大线等多模式批处理高效运行机制,保障酸气管线腐蚀受控。对高产气井片区采用酸气管道大线批处理作业,管网压差平均下降0.1兆帕,减弱管线低洼积水酸液对管道的腐蚀,提高管线日输气能力。
同时,对腐蚀严重段开展智能检测分析,对环焊缝复评不合格管段进行开挖验证,对腐蚀较为严重地段每天两次加密巡护,确保腐蚀情况可控,保障安全生产。
智能巡检炼成空中“守卫者”
“沿着集气总站至元坝101-1H井管线出发。”2月8日,采气二厂巡线员何正南通过电脑向无人机下达指令。无人机腾空而起,快速确认漏点。这是发生在元坝气田生产管理中心管道泄漏应急演练中的一幕。
元坝气田地形险峻,以前主要依靠巡管人员沿线徒步巡检。陡峭悬崖路段没有巡检道路,员工无法直接到达巡检点,只能从小路绕行,不仅巡检难度大,而且存在安全风险。
为此,公司应用无人机进行管道巡检。结合巡线难点问题,无人机挂载高清双光吊舱、激光气体检测仪,集巡检、泄漏检测、正射影像拼接与分析等功能于一身,有效提高了巡检覆盖率和处置效率。在管道泄漏应急演练中,无人机空中应急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仅用40分钟就顺利完成系列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