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岁月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2-02-24 09:41
儿时的记忆始终萦绕在车间机床旁的那些神气的工人,有男的也有女的,他们潇洒地操纵着机床,生产出一个个散发着金属光泽的产品,让我羡慕了很多年。
还有家门前一个很大的灯光球场,灯光球场的中央两端有两个很高的铁架子,每到周末,都会有电影放映员,拉起影布,全厂的男女老少就会三三两两赶来看电影,卖瓜子、冰棒、烤红薯的多了起来,我们小孩子就会向父母要上两毛钱,买上一根冰棒,安安静静看起电影。
父亲上世纪70年代末服从组织安排,从部队支援江汉油田建设,我从记事起就生活在这个江汉平原的小镇——广华。父辈们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为了甩掉贫油的帽子,为了争口气,从上海、东北、山东、浙江、四川等地集结于此,组建了江汉油田管理局。有配套的动力厂、汽修厂、装配车间、钻井队、水运队,还有医院、学校、电影院。南北文化交融碰撞,天南海北的口音、不同生活方式在这个静寂的小镇交汇。从此,我们在这里扎根。有高级知识分子、北京大学的老师给我们上课、各种能工巧匠,文武人才,使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儿时是快乐的,真正的广阔天地让我们“大有作为”。房前屋后开满油菜花,挨打时父母追赶我们的场景天天上演。背着家里缝制的布书包,和三两个玩伴说着笑着去上学;夏天和小伙伴们,跑到小河边摸鱼捉虾,身上常常弄得一身泥,为此经常把书包弄丢了回来挨打......那种快乐时光是现在的孩子感受不到的。
少时不知愁滋味,其实石油人很苦,钻井、修厂房都是在沼泽的地方,条件十分艰难。我看到父辈们默默无闻、乐观豁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没有高科技和大型设备,全靠人拉肩扛,甚至流血牺牲,完成了祖国赋予他们的任务。
他们坚毅勇敢、乐观团结,遇到事情不躲不藏的精神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这种精神使我在人生路上面对升学就业困惑、工作生活不顺心时,能够不抱怨,多努力、顶上去,踏实干好每一件事。(江汉油田 王玮)
(责任编辑:卢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