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明天来我家吃年例,傍晚5点准时开台。”
正月十五是我们村里的年例,家家户户提前张罗着,提前一两天就会打电话或者托人转告亲戚朋友,准备每年一次的美食盛会。
当天一早,每家每户提前采购了各种美食食材,家庭条件好的请来手艺好的师傅来下厨。中午前,村子的宗庙,一张张的桌子摆满了“阎鸡”、水果、饼干之类的物品,全村人们前来虔诚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人幸福。
村口村道上张灯结彩,浓浓的鞭炮味弥漫,热情欢迎朋友们的到来。农村老家地方不算很宽大,但在家门口小院子、大厅、二楼客厅、顶楼天台,均能摆上桌子,场面甚为壮观。
客人正在陆陆续续赶来,还没到开宴的时间,亲戚可以去村子里参观,看看家乡的变化情况,上下屋都会客串问好,嘘寒问暖;三姑六婆难得聚在一起闲聊,唠叨家常,互相了解近况。亲戚带上他的朋友、同学叫上他的同学,都来凑“年例”的热闹......朋友们欢聚一堂,畅聊最开心的时刻。
就要开宴了,客人们又回到大厅,熙熙攘攘,一片热闹。各自找位置坐好,丰盛的大餐就开始了。按照惯例,首先上的是例汤,一碗清汤入口,既解渴又开胃,大家你一口我一碗之后,变得更加熟络起来,天南地北地闲聊着,唠嗑中,浓郁的感情胜过了海鲜、鸡鸭的味道。年例的菜式是丰盛的,人们在享受大餐的时候,更看重的是年例带来的浓浓的人情味。
晚上村中还设有粤剧、放电影、歌舞表演环节,大人们搬上凳子观看精彩演出,大戏韵味十足、现代舞时尚动感;商家临时摆摊档,小孩用刚领到的红包压岁钱,买一些好玩的玩具、好吃的小零食。
开始夜深了,客人依依不舍地离开,家远的亲戚还会留下来过夜,到第二天吃完“年例尾”才回家。热情的家人,还会打包剩菜、水果,让客人也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年例是粤西鉴江、罗江流域村落中集祭祀、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清代时已十分流行。据《光绪重修茂名县志》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茂名及其所辖县(市、区)城乡、村落,大都盛行做年例,各地年例日期多承袭旧例,集中于每年农历正月起至二月底。外省的朋友对“年例”这个词,可能感到陌生与神秘,其实年例节庆活动表达了粤西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近几年,粤西地区“摆年例”的氛围逐渐淡去,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农村老家这两年均取消了年例计划,不能请朋友来做客,村里明显不如往年热闹。
愿疫情早日彻底离开我们,期待凛冬过后的春暖花开,愿亲戚朋友之间的情谊永不变。
时代在变更,怀念曾经热闹的年例。(茂名石化 许玲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