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不落幕 一起向未来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2-03-07 16:52
2月20日晚,绚烂的焰火照亮了北京夜空,在欢乐的海洋里,在难舍的告别中,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在过去的16天里,北京,既古老又现代的国际化都市,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再次为世界奉献了一届令人难忘的奥运盛会,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再次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传奇,也送给了全世界浪漫的中国一幕。
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刷新了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两项纪录,名列金牌榜第3位,创造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我们看到了武大靖这样的老将,为年轻队员指引方向。我们还看到了谷爱凌、苏翊鸣这样的新生代运动员,他们充满朝气,意气风发,一起向未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伴随悠扬的乐曲《送别》,演员手捧发光柳枝,轻盈缓步进入场地,走过之处,微风轻拂,柳枝摇曳。地屏中,柳絮翩翩,漫天飞舞,似离别愁绪,也是延续生命的种子。
折柳是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每一根柳枝都寄满惜别之情,这是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带上柳枝,带着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离开。中国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石化从未缺席。2008年,中国石化全力赞助、服务北京奥运会。 2018年,中国石化签约成为北京冬奥会官方油气合作伙伴,为冬奥会筹备和赛事运行提供清洁能源和优质服务。
2020年,中国石化碳纤维被选定为火炬制作材料,外壳艺术造型别致,耐火抗高温,集轻、固、美于一身,奔跑相传的“飞扬”火炬由中国石化研制,点燃主火炬的氢气也是由中国石化生产。
冬奥会上开幕式首次呈现出以清洁氢能作为燃料的微火火炬,“飞扬”火炬以微火的形式在国家体育场燃烧。一簇小小的火苗,成为奥林匹克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经典瞬间,微火的碳排放量大约只有传统点火方式的1/5000。“飞扬”火炬创造了多个第一,首次由两位“机器人”完成水下传递,创造了多项专利技术,真正实现了 “氢”舞“飞扬”。(胜利油田 丛松彪)
(责任编辑:卢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