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的,我们必须有;国外没的,我们还要有,决不能在射孔等核心技术上让国外公司‘卡脖子’。”直到现在,提起当年超深海相页岩气丁页2HF井射孔施工,赵开良还十分激动。
赵开良,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中原测控公司教授级工程师。翻开他的履历,就像翻开一幅迎着难题破浪前行的长卷:先后获5项国家专利、20多项局级科研成果、4项局级和集团公司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应用获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普光气田开发建设中,3年就获得集团公司以及川气东送建设工程指挥部5项荣誉。
丁页2HF井是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部署的重点页岩气水平井,2014年2月,该井的桥塞射孔联作工艺由世界最大的一家工程公司承担施工。第二段压裂施工后,外国公司突然说井压力太高,没有把握,干不了!看着满井场的设备和施工人员,现场总指挥气得直哆嗦。
当时,在超深页岩气井射孔领域,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涉足,国外油服公司处于垄断地位。
赵开良临危受命,连夜组织人员从中原赶赴现场,对射孔仪器串、7英寸套管桥塞、井口防喷装置等进行了技术革新,应用革新后的泵送桥塞-射孔联作施工技术,顺利完成该井射孔9层31米的施工任务。该井打破了国外公司在高温高压深井页岩气层施工方面的垄断,填补了国内深井页岩气层分段压裂施工的空白,突破了深井页岩气测试技术瓶颈。
普光气田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海相整装高含硫气田,自2013年开始,普光气田部分气井因储层层间、层内物性差异和生产压差不同等情况,出现产层剖面不完善、产量下滑现象。
普光气田刚开始与国外公司合作,通过实施高含硫气田过油管深穿透射孔作业改善产层剖面,重新建立气井通道,但高昂的费用令人难以接受。2017年,中国石化将“高含硫气井过油管深穿透射孔技术研究”列入“十条龙”项目之一,要求在2020年年底前攻克该项技术。
赵开良再次挂帅,带领团队先后解决了射孔弹各部分外壳选材、起爆方式、火工运输等一系列难题。2020年初,成功制造出我国首套高抗硫过油管无枪身深穿透射孔枪,比计划提前了一年。7月,首次应用于普光101-3井,7井段10次、539发射孔弹全部引爆成功,该井日产从33万立方米增加到了41万立方米。
近年来,超深、超高温、超高压水平井越来越多。赵开良紧盯现场需求,带领团队先后研发了抗静电直流选发点火技术、油管输送射孔地面多点无线监测技术等。研制的“水平井桥塞/选发射孔联作技术”应用249口井,创产值4.7亿元,成为中原测控公司主要创收项目。
非常规水平井射孔技术在应用初期,井下工具严重依赖进口,一个不起眼的小螺钉就要成百上千元。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容易被外企“卡脖子”。
赵开良带领团队又开始了“射孔井下工具国产化”攻关,很快,耐高压坐封工具、耐高温缓燃坐封火药、国产桥塞、泵送辅助工具实现了国产化,每年可节约500余万元。
深耕射孔技术十几载,已是集团公司射孔技术学术带头人的赵开良,每年近一半的时间都在施工现场。他说:“只有在现场才能零距离感知市场需求,才能在第一时间为甲方解决难题。”。
2021年,中石化东北局龙凤山第一口高温高压的北5井泵送桥塞射孔,甲方对公司的射孔技术还不太了解。赵开良坚持吃住在现场,为施工全程提供“贴身”服务,施工中途突遇套管变形,他现场设计管柱结构,并加工专用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帮助甲方解决了分层射孔压裂难题。
尤其是研发的高寒气候泵送射孔安全施工技术、小喉径封隔器TCP撞击棒自毁技术、插管式可捞桥塞+破裂盘封井技术等,针对东北地区工况,解决了甲方施工难题,中原测控在东北局市场的占有率由不足5%提高到50%以上。
(李芳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