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在拖11斜-9井检泵作业现场,江汉油田采服中心试油作业大队试油133队队长康锐正忙着组织员工进行班前巡回检查及开班前会。
从勇救被侧翻水泥车压住的小车内人员的“蓝衣英雄”,到如今中石化金牌队队长,康锐可谓是头顶多个“光环”。“光环”的背后,压力也格外大些。
“我们队连续得了8块金牌,可不能砸在我手里。”“大家知道‘蓝衣哥’,对你的期待和要求也会更高些。”头顶“光环”,脚踏实地。一年多来,他带头苦干实干,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在去年获得中石化金牌基层队荣誉,实现金牌队的九连冠。
“不仅要干得多,还要懂得多”
“我以前是伞兵,力气大、爬高也不怕,作业工很快就适应了,干得多拿得也多。”回忆工作之初,康锐并没有觉得很累。
作业工、班长、安全员、技术员、队长,工作20多年来,康锐经历的岗位很是丰富。他的青春几乎都是在试油133队度过的,成长成才也在队里员工的见证下完成的。
尽管熟悉业务、了解员工情况,康锐的工作依然如履薄冰。“现在安全环保质量要求更高,成本也在压缩。”现实摆在康锐面前,他深知观念要转变,不仅要干得多,还要懂得多。
除了学习试油作业专业知识,他还学习安全环保方面新的法律法规,关于质量的规章制度。康锐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便创造机会让队里有能力、有愿望的年轻员工参加比武竞赛。如今,这些人在省级、油田技术比武中均获得好成绩。
因为长期在133队,康锐从前辈身上学习了金牌队的扎实作风,并传承下去。除了每天在现场带头干活,晚上他更是手机不离身,一旦接到电话,不管多远、多晚都会赶到井场处理难题。“昨天凌晨,新63斜-37井解卡没成功给我打电话,我从家里赶过去,一直在井场忙到凌晨两点倒扣成功,正常起杆后才放下心来。”康锐说道。
“像张飞绣花,要粗中带细”
“作业工看似大老粗,其实就像张飞绣花,要粗中带细。”这是康锐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一个螺丝松了,可能造成重大事故,一根管柱设计,哪怕只是十厘米的误差,也会导致整口井返工。”
细心再细心。顶着金牌队带来的压力,工作中康锐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和队员。每次重点井、复杂井作业,他都会在现场一遍遍检查,对照安全环保要求,达不到条件绝不开工。在老2斜-2-12井准备进行压裂施工时,他检查发现压裂井口有一条螺丝不匹配,立刻配合班组人员更换螺丝,避免发生高压刺漏及环保事故。
员工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了解他们正常状况是什么样的,每次聊天中发现异常,就多问、多关心、多开导,不让大家带着情绪上班。”开工前康锐会细心观察员工的精神状态,消除安全隐患。
日常管理更是精打细算。康锐就像“精算师”一样,把各种情况考虑到,合理安排工作。为了不让锅炉车停等,产生额外费用,康锐每次都提前运行,确保油管起下作业和锅炉车刺洗有序衔接。
小到每一颗螺丝的更换,油料的使用,康锐都不放过,从中找挖潜的可能。他还带头进行修旧利废、小改小革。“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能省则省。”
“用真心、真情关心他们”
“随着作业工作量释放,活越来越多,但是队里的员工从60人减少到现在的20多人。”康锐的队长生涯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人少活多。
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同时,能够安心工作。
“真诚相待,用真心、真情关心他们,大家也会感受到的。” 在康锐看来基层队伍管理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真心才是唯一法宝。
作业工出身、常年“浸”在基层的康锐,深知这一行业的辛苦。作业工晴雨无阻,打外围更是几个月住在井场,回不了家,所以生活上他总是尽最大可能照顾大家。“伙食上要有保障,冬天吃口热的,夏天配好防暑降温物资,上夜班送宵夜。”康锐说。
“这些家伙非要吃30多一斤的时令菜,现在肉才十几块钱一斤。”康锐似是抱怨,却听出了对员工的“宠溺”,“他们想吃什么,只要说,我都会提前去买,给他们做。”
员工有困难,需要用车、用人,他从不犹豫。聊天中知道同事买房差钱,康锐回去跟老婆商量自己借了部分,又帮同事四处借钱。
他的真心付出在员工那得到了回应。“上次打外围,床铺调整不开,他就把自己的让了出来,平时又是给大家买饮料,又是下厨给兄弟们做菜,真是个好队长。”说起康锐,员工朴实的话中尽是夸赞。
(夏梅 金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