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采油高级技师,2016年被评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勤奋钻研、踏实能干是他的工作标签。他就是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采油四班党支部书记苟敏,一位连续多年荣获采油厂优秀党员荣誉称号的清河采油人。
精确入位,有的放矢打牢攻坚基础
作为班站支部书记的苟敏,把支部工作融入班站安全生产过程,一方面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教育员工端牢石油饭碗,一方面从抓“三基”工作入手,在班里开设了流动课堂,他率先带头给员工讲课,与员工一起学技能、共成长,有效促进了全班技能水平的提高,班组成员由中级工升为高级工5人,初级工升中级工4人,并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班站是攻坚创效的基本点,全班一直在努力。”苟敏边紧固盘根盒边这样说道。
采油四班管理油水井130多口,做好现场标准化工作是确保攻坚创效的基础。随着改革形势的发展,克服班站人员少、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成了苟敏工作的重点,党员带头,骨干先行,全班团结一心攻难点,保安全,促生产,快速完成全班井场标准化建设,被管理区作为全区标准化示范班站。
发明创造,率先垂范争当行动先锋
今年2月初,苟敏把目光聚焦在采油井口上,由于安全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全班油井都是塑料泡沫条加纤维布带包裹而成的井口保温设施,看似简单,但每次作业施工,都需要解开,造成工业固废物,而作业施工完后,又要重新领取这些材料进行井口再包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费用。
苟敏就利用平时加药的塑料桶,进行改造加工,只要往井口上一套,作业时取下,作业完后再套上去,反复使用,既确保了安全环保,又省时省力省成本,这个叫“桶式保温器”的小发明迅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在全区推广使用,更换后的井口保温桶,外观朴实整洁,有力提升了井场标准化工作的质量。
3月份,苟敏自制点滴加药罐投入使用。14-6-X1井原先是加药降黏井,由于员工每天都要按时去加25公斤药,费时又费力,通过他自制自动点滴加药法,现在每天自动加3公斤药,3个月加一次药就可以保障油井正常生产,节约成本4万元。
“我做的都是一些小改造小发明,能为班站员工解决工作难题就是我最幸福的事。”苟敏经常这样说,每每干出来的工作成绩却让人刮目相看。
能干活,会干活,让苟敏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其刻苦钻研更是发挥出一名高级技师的担当作为。几年来,他共参与技术革新、改造30多项,取得国家专利两项,五小成果20余项,解决了大量生产难题,创直接经济效益500万多元。
精打细算,凝心聚力展现创效佳绩
“跟着苟书记干,我们信心十足。”采油四班员工们的心声展现出班站的凝聚力。
善动脑的苟敏带领大家精打细算“过日子”,先后开展“降本增效我支招”活动,通过“张榜问计”,千方百计降成本,先后收卡箍、钢带等各种配件200余件。通过抓管理,严把关,一季度以来,全班及时发现封堵干线穿孔10次,排除各类隐患20余处,确保了安全环保零隐患,节约成本5万元。
管线腐蚀老化穿孔怎么办?苟敏反复琢磨,优化管线组合,发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先后带领全班员工人拉肩扛更换输油管线4条共计1300米,节约费用10万元,确保了输油管线平稳运行。
面对班站管理,苟敏提出精细化举措,优化材料库存,修理各类闸门30多个等,节约费用2万元;通过对不平衡的井进行调平衡4井次,优化生产参数18井次等措施,全班日节电40千瓦时。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