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把设备维修当成自家事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2-08-05 06:00
在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高频焊管厂400米长的生产线上,机械设备维修电动主任技师陈志强,不是在发现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把问题解决在现场,成功应用新技术,都令他很开心。
陈志强52岁,担任维修电工一辈子,如今他对应用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满怀激情。
今年1月,他对现场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通过手机、电脑远程控制,监控水泵的功率、电流、温度变化,实时观察设备抽水运行状态。
“2号中频炉加热功率不稳定,波动幅度越来越大,换了几茬电源线也不稳定。”3月的一天,主机工段长王永坤急切地说。
实际上,2号中频炉问题已经影响正火工艺。
为此,陈志强蹲守现场,细致观察波动变化规律、用仪表测量关键点电压、查看电路板上信号灯变化、记录分析每一组数据,他边看电脑显示参数,边翻看手中记录,又起身来到电柜旁,最终判断是2号主电源进柜接地线对地有近百伏电压,高频焊机焊接时产生的高频波沿着电源线等途径进入中频柜,形成干扰波,导致频率不稳定。只要对地线做氧化处理、压接好线鼻子,与接地体紧固连接,就能解决问题。
他赶紧询问生产调度,得知主机生产有三小时的停车时间。主机停车期间,陈志强牵头开展维修工作,用了两个多小时消除了波动现象,2号中频炉加热功率稳定下来。
“高频焊机报警,无法启动。”4月的一天,陈志强接到徒弟梁刚打来的电话,便紧跑几步来到现场。
原来,高频焊机原本有8个负极模块,现在仅有4个负极模块,无法满足高负荷作业需求。关键是,负极模块是进口备件,购买周期长、价格高。
无奈之下,陈志强跑去库房,“扒拉”出之前送外修未修好的负极模块,将模块清刷干净,集中参照对比,发现每个模块都是由2块结构几乎相同的电路板构成,烧坏的位置都是同一方向的电路板。他到市场上花300多块,买来110伏隔离变压器,用来做模拟电源,测量静态、动态下的元器件,最终发现是由于场效应晶体管出现漏电,造成电压不稳,他又花15元购买场效应晶体管进行更换,重新通电实验,电路板指示灯一切正常,燃眉之急成功化解。
(孙海涛 蔡繁 陈红)
(责任编辑:刘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