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里的峥嵘岁月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2-10-31 09:30
深秋的一个早晨,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当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会议室时,江苏油田展示馆的同事,已经在仔细欣赏油田各条战线,尤其老石油们捐赠给油田展示备用的老物件了。
“这是一台老式发报机的键盘。油田会战不久,通信还不发达,油田单位间彼此联络就要用到发报机。”这是退休职工黄俊良捐赠的,他从部队来油田后,就在一家二级单位担任报务员,这次他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键盘捐赠出来的同时,还捐赠了印有石油化学工业部字样的工作证等30多件老物件。
说起电报通信,我有几次记忆,其中有一次是1984年五四前夕,我在洪泽三河十二号地学校时,收到了地处真武油区的处团委电报,电报要求我参加处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
手拿着那份只有两行字的电报,心里还是蛮激动的。“这些是油田维稳办施徐生同志捐赠的立功奖章。”看着这些亮闪闪的奖章,我想起了火热的卞杨夺油会战以及为油田一线优秀青年挂奖章活动的场面。这一枚枚闪亮的立功奖章就是油田各条战线职工向着百万吨目标,掀起一个又一个夺油高潮的见证。
在不大的会议室里,我还翻看了油田第一届文化艺术节的节目单,在节目单里,有我熟悉的油田歌手,他们有段时间活跃在油田文化活动的大小舞台上,我认为他们唱得最为出彩的就是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听着他们唱的时候,自己也会忍不住哼唱起来,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千千万万石油人的共同心声。
在我自己捐赠的十几个老物件中,有孩子在油田一小读书时的借书证,有真武油区的专用粮票、有油田职工液化气供应证、有油田交通车乘车证,反映了油田人过往的衣食住行。
在我捐赠的老物件中,我最看重的是一份1992年第1期《江苏石油政工》杂志,在这本杂志上,有我釆访1991年油田劳动模范汪杰在抗洪抢险中的典型事迹的人物专访,那是我向身边劳动模范学习的一次深刻记忆,也我政工职业生涯的一个新的起点。
一个个老物件,见证了油田47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可以想象这些能唤起石油人记忆的老物件,在漫长的岁月洗礼中,会越发珍贵。(江苏油田 张强)
(责任编辑:卢恋秋
审核: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