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对话显“情深”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2-11-21 06:00
徒弟小曹来到师傅小周的面前,开心地说:“好消息,濮2-471侧2投产后,自喷生产了,井口管线结了一层白霜,目前油嘴4毫米,套压9.5兆帕,日产气1.3万立方米,井口取样都是气。”
小曹大胆地说:“师傅,这口井主要是挖潜沙二下5-6砂组断层遮挡区剩余油,但是补孔后气量很大,我认为周围油井生产后,气会重新运移到断层遮挡附近。”
小周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能不是那样,我分析可能是地层能量不足导致溶解气脱气。”说完,小周用数据论证道:“一是因为南沙二下油藏原始气油比不高,原始气油比为176;二是因为该井补孔后测试的压力梯度值0.93-0.94,也不是气层的表征。”小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诫弟子,地质技术人员的每句话、每一项结论,都要有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才行,不能仅凭嘴说。
上面的师徒对话场景发生在8月1日,是中原油田濮城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师带徒”的一个缩影。小曹名叫曹永新,是2020年分配到该所的“90后”大学毕业生;师傅小周名叫周增益,是“80后”,在采油管理区一番“摸爬滚打”后,于2017年调入该所,因技术过硬于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
地质研究所党支部多年来一直把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一流科研队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围绕快速提升全员技术水平以适应濮城油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这一思路,每年重点针对新分、转岗大学毕业生对业务不熟悉、技术不过硬等问题实行“精准滴灌”,每年选聘9名高层次人才导师,与符合条件的18名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结对子开展“师带徒”。除此之外,所领导班子成员下沉到班组带领大家一起开展技术攻关,现场进行点评和指导,利用竞聘会、分析会等各种时机,随时开展“微课堂”、“微园地”等,及时回应地质技术人员提出的问题,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带动了全所员工业务能力提升。
(郭焕玲 刘运霞)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