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茄坚强”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2-12-29 08:30
已是大雪节气,油站小菜园内的四株茄子依然大小不一足足挂了二十个果实。直到母亲建议,我才忍痛拔秆。
栽种茄子十分偶然。菜园里的那些蔬菜,大都是按照父母的指点,选择不需打药,易于管理的种类。难以管理的茄子,起初不在考虑之列。加油员说是产量高,建议种几株试试。我想了想,便从父亲买的茄子幼苗中匀出4株,其中一株健康状况堪忧,靠近根部的茎秆匍匐在地,复又折向空中。
在翻耕好的菜畦中刨出四个10厘米深的土坑,将带有原土的茄苗小心翼翼放入,周边填土,尽量不使原土松散。地面上用土围成一圈,作为浇水的围堰。烈日当空,茄子蔫头耷脑。连续浇水数日后,竟全部成活。
一场暴风骤雨,后院里遍地狼藉,惨不忍睹,将近70厘米高的茄苗全部倒伏于地,情急之下,地表的泥浆又无法用来培土扶正,我心想,茄子完蛋了。晾晒几日后,我赶紧培土,没承想竟奇迹般缓过劲来,又绿油油生长开来。油站食堂再不用购买茄子,城里的小家随时可供,父母去附近的集市上卖菜时也可顺道拿些回去。
都说秋后的茄子,蔫了。意思是立秋之后,茄子难以生长,只能拔秆后让土地休养生息。不知是品种优良,还是因为以前在此堆肥使得土壤肥沃,我的茄子似乎打破了这个魔咒,继续忘我地自由生长。尽管结出的果实发育不良,表面不光洁,大部分有瘢痕,有的甚至开裂,露出紫色的“中果皮”(紧贴外果皮的果肉),但别人家的茄子秆早已灰飞烟灭(风干后被当成柴烧),它们依旧不知疲倦地开花结果,对我来说,是人生幸事。
读到此处,您该知道我为啥管它们叫“茄坚强”了吧?(河津石油 柴小军)
(责任编辑:卢恋秋
审核: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