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征服记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3-01-10 06:00
涪陵气田引进泡排工艺已有3年,虽有效提高了自喷能力不足气井的产量及低压井的连续生产。但起消泡装置常因消泡剂是一种抑制剂含硅胶,不易溶于水,长时间加注后,因消泡剂没有完全溶解使配药达不到泡排措施的浓度,造成不能完全消泡,硅胶颗粒沉淀也易造成消泡泵堵,无法消除原料气中“活泼”的泡泡。
但是,焦页67-1HF起消泡撬装装置旁,潘金武打开上水阀,提着消泡剂走上操作台,向消泡药剂桶倾倒药剂,药剂顺着加药罐上部的一块带孔的挡板弥散开来,上水管冲出的水流很快稀释和冲刷着刚入的药剂。“你们别小看这块挡板,既可缓冲药剂防飞溅伤人,还能增加药剂与水融合的时间,减少底部硅胶颗粒沉淀。”潘金武边干活边介绍。
“一改是装挡板的位置我最初装的是纱网,初心是防止药剂喷溅又能缓冲,药剂能更好与水融合,但是半个月观察下来,加药罐底部仍有较多硅胶沉积,分离器取样分析也没达到消泡预期。”为了消泡潘金武可没少花心思,他徐徐道来,“琢磨二改时,也没找到有效方法,在一次为技师讲堂准备课件,查找资料翻到过滤式分离器结构原理,从上部有改变气流方向的斜板中受到启发,决定将‘一改’的纱网‘换装’为一块带小孔的横向挡板。”
“二改效果如何?”文兰急忙问道。
“如你们刚才所见,挡板起到缓冲、分散、融合作用,缩短了配药搅拌时间。经过1个多月的分离器取样分析,消泡效果明显,药桶底部沉淀减少,消泡泵也未出现泵堵和注不进的故障。”潘金武一脸欣喜道。
“唉,起泡剂配药箱上水口这个圆坨坨,是什么?”梅小红好奇道。
“自停浮球开关,是我的三改。”潘金武细细讲解,“泡排装置手工配药上水过程较长,有了它,避免了我们因兼顾其他事情,上水阀门关闭不及时,导致的药剂配比浓度不精准和药剂液体溢出的污染问题。”
他还拿出,自制带刻度的小型加药桶道:“这既可以精准药剂量,又不必每次提送25公斤的大桶药剂,省力又高效。”
精心改造后的起消泡装置,有效控制住了活性泡泡,便有了开头的一幕。“在我心中把活儿干得巧、快、准,解决生产现场难题是我干工作的动力和源泉。”谈到征服“泡泡”潘金武说。
(李鸿浩)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