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包公”查隐患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3-01-13 06:00
最近,赵伟的眉头终于展开了。
自从在项目上实行了一系列隐患排查措施,他手里问题清单的页数越来越少了。
去年6月,赵伟被派到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河南油建公司施工的皖东北天然气管道工程二标段担任安全总监,第一次去现场检查,他就傻眼了。
吊车没有倒车镜、没有安全限位装置、没有报警装置;气瓶没有检验标签、没有瓶阀保护帽,也没有防倾倒小车……查了一圈,他在小本上记了满满当当七八十个问题,“当时头都大了。”
气瓶隐患、临时用电隐患、起重吊装隐患……在现场屡见不鲜。为了尽快扭转被动局面,他结合项目情况,建立了分级分类隐患排查清单,每天去现场查违章纠隐患,记录问题、拍照取证、现场反馈、限期整改、销项闭环。
皖东北项目线路全长68.8千米,包括1座站场、2座阀室,主要涉及临时用电、起重设备吊装、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交通设备等等,为了确保项目安全平稳运行,他将隐患排查渗透到项目全要素管理环节,分门别类地将气瓶的隐患、挖机的隐患、交通设备隐患等问题,全部记录在册,附图指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形成问题清单,第一时间反馈给现场负责人和安全员,限期整改,一周后返场复查。如果没有整改立即提级管理,要么调换设备、要么安全教育、要么停工处罚。
“有些人把隐患违章当习惯,这非常可怕。”干了十几年安全,赵伟最怕的是人的思想固执己见。设备带病上岗,不按时保养,机油也不换,这些问题让他哭笑不得。
除了现场反馈,赵伟还利用每周例会进行隐患案例分享。一张张图片触目惊心,在大屏幕上一番“展示”,大家开始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当事人脸上挂不住,私下找他求情。“不换思想就换人,安全不能讲情面。隐患案例分享的目的是让大家举一反三,自查自改。”各机组开始加强自我管理,在每天的班前会上做实“三讲一落实”工作,渐渐的现场越来越规范。
截至目前,皖东北天然气管道工程二标段主线路实现全部贯通,站场工程临近收尾,连续安全建设460天,实现了668758连续安全人工时,可记录伤害率为零。
(马兰兰)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