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双龙,2012年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毕业后即投身天然气分公司储气库的建设工作,现为天然气分公司储气库分公司金坛管理处副经理。“对于我们学岩土工程的,在储气库工作就是如鱼得水,我只想做金坛储气库的‘金龙’。”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就这样,“金龙”在金坛储气库一干就是十年。
做金坛储气库建设的“践行者”
2013年初,金坛储气库正式建设,丁双龙便投身这座储气库的建设,负责储气库地下工程建设和技术研究。
储气库建设是一项新兴工程,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技术标准高;尤其是金坛储气库作为中石化第一座盐穴型储气库,能够借鉴的经验少之又少,从建设阶段就面临了各类困难和瓶颈。
作为“践行者”,丁双龙从为自己定下了“负责一项工作,干好一项工作,接触一项技术,掌握一项技术”的“四个一”工作目标,在不断践行中,他与金坛储气库共同成长。在钻井施工管理上,他经手的37口井钻井工作,井身质量、固井质量均为优秀;在造腔工作上,他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金坛储气库的造腔方法,实现了储气库高效造腔,目前已完成6口井的腔体体积和腔体形态均达到设计要求,开辟了安全稳固的地下存储空间。
2016年,金坛储气库正式投产,进入“双边”作业阶段,目前已稳定安全运行7年。投产那一年,丁双龙说过,“这些年最开心的有两件事,一个是结婚,另一个就是2016年迎来金坛储气库投产”。
做金坛储气库科研攻坚的“攻关者”
“盐穴储气库造腔是一个技术活、手艺活,要想让腔体成为理想状态的‘梨形’,就必须控制好排卤流量等各类因素,这口J104井,我们不能懈怠!”
自从成为“金龙”的那一天,丁双龙就铆着劲儿要成为盐穴储气库科研专家,在金坛储气库建设的有利环境下,他结合现场实际积极进行技术科研攻关,开展了集团公司科研课题3项,天然气分公司科研课题4项;获得1项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厅局级、省部级科研成果;被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纳入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专家库。
通过科研成果利用,丁双龙对现有工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加快储气库工程建设。今年7月份,通过对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的运用,他负责管理的5号、6号集配气站建设中间交接工作提前近2个月完成,为金坛储气库项目的整体完工奠定了重要基础。
做金坛储气库长远发展的“星空者”
2022年8月12日,集团公司勘探开发系统领导小组第七督导组赴金坛储气库安全督导工作时,强调了金坛储气库扩容项目等多个储气库发展目标。丁双龙得到消息,为之一振,“如果金坛扩容项目完成建设,我们的工作气量将提升到11亿,加上盐穴型储气库注采转换灵活的特点,我们能再造一个文23储气库”。
为此,他为自己定下两个目标。一是攻读博士学位,为中石化盐穴储气库核心技术攻关再立新功;二是坚持扎根金坛,为金坛储气库长期建设发展再立新功。
涓蝉鸣,云霞湾,白鹭曳风林;廊中井,井中塘,碧波盈无漾。在金坛储气库注采站,丁双龙感叹道,“金坛储气库不仅是我们储气库人的平台,也是我们储气库事业的“星空””。
在鱼塘绿荫的环绕下,金坛储气库已经安全运行7年,累计注采气量超过17亿方。未来可期,金坛储气库正是有了一批又一批像丁双龙一样扎根一线、守护储气库事业的“金龙”,才能成为天然气分公司储气库业务的稳固基石。
(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