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玉米面“晾片子”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3-02-07 07:00
春节假期,带着孩子到位于古城中心的仿古街游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儿,在不绝于耳的美食叫卖声中感受久违的烟火气息。女儿游走于烧烤、炸串儿、奶茶等美食摊位前,而我却被无意间发现的玉米面“滴流”所吸引,熟悉的美食不禁勾起了我这个“老吃货”的美食记忆。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正赶上了物资匮乏年代的末班车。在那个米面油凭票供应的年代想经常吃到细粮纯属奢望,于是玉米面就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小时候的我总觉得玉米面做的食物拉嗓子,难以下咽,每每看到餐桌上的玉米面窝窝头、玉米面面条和腌制的大白菜、胡萝卜就皱眉头,为此没少挨爸妈数落。但是做法颇为耗时耗力的玉米面“滴流”和“晾片子”却完美回避了粗粮的缺点,特别是奶奶做的“晾片子”完全颠覆了我对玉米面的认知。
小的时候,只要奶奶把我们家的水瓮搬出来、洗干净,我就知道奶奶要做这道美食了。那时候的我就像是一匹饥肠辘辘的小狼,围着奶奶转来转去,口水吞了无数次,期盼美食尽快填满我空荡荡的肚子。
玉米面“晾片子”制作方式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在事先烧开的水中一点一点用筛子筛入玉米面,边筛边搅拌防止结成面疙瘩,再倒入一定比例的土豆淀粉水,继续搅拌,直到面团成黏糊状。每次做“晾片子”奶奶搅面团都会搅得大汗淋漓,奶奶说搅拌的时间越长面团就会越筋道,才会和水瓮的外壁紧紧贴合。
接下来,奶奶将熟透的面团铲到盆里,然后用铲子把面糊均匀抹在水瓮的外壁上,水瓮中的凉水会使得摊成薄片的面迅速凝固,等凉透之后,用小刀将面片划成小块从水瓮上揭下来即可食用。成品的“晾片子”光滑筋道,浇上土豆烩酸菜或者黄瓜丝凉汤,再浇上几勺辣椒油,对于儿时的我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奶奶年事渐高,我能吃到“晾片子”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直到后来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美味时,我曾尝试着自己制作,然而看似简单的“晾片子”制作起来却着实不容易,不知道是火候掌握得不对,还是搅拌面团的力道不对,面团里总会有包裹着生面的面疙瘩。几次失败之后我彻底放弃了自己制作“晾片子”的想法,如今我只能靠回忆品尝那碗奶奶制作的玉米面“晾片子”了。(山西石油 谭海云)
(责任编辑: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