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种老想着把生活简单化的人,也许并不在意每天早餐的品质。一碗水泡饭,或是随便买俩包子,都能潦草对付过去。当然,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我还是更愿意找个面馆叫上一碗面。
休息日买菜是多年的习惯,而经常光顾的菜场附近就有一家面馆。每次买菜前总会进去先打个卡,然后在闲适间慢慢消磨一段时光。面馆不算大,夹在一排店面中,毫不起眼。一块红底黑字的招牌上写着“盛记炸酱面”,最是简单不过。
店内拾掇得还算干净,宽敞的条凳,七八张桌子。桌面上除了筷盒、辣椒油和一包纸巾,再无多余之物。每每有顾客撩帘进门,老板便会从后厨的窗口探出亲切的笑脸:“老板,吃点啥?”“牛肉汤面,微麻微辣,多放香菜!”于是厨房间一阵忙碌,不一会儿,一碗香气腾腾的牛肉炸酱面便端放在桌前。面是细细一滚就熟的那种,安逸地躺在几片生菜叶上,面汤上托着一层裹着各式酱料的臊子。
化开的辣椒油泛着亮光,浸润着面条每寸雪白的肌肤。几勺子杂酱,七八粒牛肉,绿的香菜、白的芝麻,被刻意撮在最上面。实在禁不住诱惑,我手上的筷子已不由倒腾起来。瞬间,一股热气再次冲来,咸的、麻的、辛的、香的,糅合着各种辣劲,一股脑儿释放开来。记不清什么时候爱上麻辣味道的,但对面条的偏爱我却从未改变过。加上性格的直率,以至于我常常认为自己更像是个北方人。
南方的面条也不算少,但口味相对清淡些。其实自己的体质本不适合辣味,只是太喜欢这种感官刺激。记得早些年川味刚入绍时,每次吃都被搞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却也深深记住了它。随着再次入绍后酸菜鱼的遍地开花,如今小街巷里多的是川味馆子。就像这家的炸酱面,除了满满的重庆风味,就是那听不懂的四川话。有时候店里多有川贵地方的人吃面,在说什么实在辨不清楚,只觉得这对话甚至比绍兴方言还热闹。
我不知这家面馆的川味是否正宗,没去过巴蜀不敢妄加评论,但每次吃完后却蛮舒服,按家乡话就叫“落胃”。当然面条本就是养胃之物,倘是胃口不佳或有个小病,没有一碗汤面解决不了的。而将米饭作为主食的南方人,面条更像是一种调剂品。生日宴上一碗清寡的阳春面,可以赋予长寿的美好祝愿;而对坐在一起吃面的,想必也是生活中距离最近,或是最为亲切之人了。
如果没有变化,我大抵是会与这家面馆结缘了,因为它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一碗炸酱面下肚,既充实了饥肠辘辘的胃,也为平凡简单的日子添了些余韵,而一周的劳累和不快都会在安逸恬适中烟消云散。如果能咀嚼出哲理,或是说出面向人生的话,那真还不至于。
在我眼里,它就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有锅碗瓢盆间的碰撞,有听不懂半句的方言,有一起坐等时共享的平凡。但你却可以在吃完面后抹一抹嘴,然后再喊上一声“巴适”。(绍兴石油 张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