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时30分,天空飘起了绵绵细雨,让本就寒冷的涪陵山区变得更加湿冷。在江汉采油厂焦石采油服务部焦页93号集气站通往ND450普通阀室的山道上,有两点灯光正一前一后透过树林,一闪一闪地朝山顶慢慢移动。
“师傅,拉我一把。”陶相超弓着腰向上方喊了一声。这是段宽1米多、斜度有45度、长约200米的陡坡,一侧紧贴山壁,另一侧则是40多米的深坑。
上方拿着手电的杨明国听到喊声后,停下脚步,斜蹲着向下伸出右手说道:“跟你说别来,非要来!”
陶相超是刚转岗的采气实习人员,被分到焦页93号集气站跟岗学习,已有5年多采气经验的杨明国成了他师傅。气田生产自动化程度高,集输流程、设备工作原理和采油有很大区别。陶相超虽然天天背书,但对即将到来的技能鉴定,心里还是没底。
吃过晚饭,杨明国背着挎包,带上工用具,和往常一样开始夜巡,陶相超在屋里继续背题巩固知识点。但杨明国巡到分子筛,发现瞬时气量由下午的90万方掉到了86万方时,小站的宁静被打破了。
杨明国迅速返回宿舍,找来搭档许伟,一起查找原因。陶相超听到俩人的动静,也穿好劳保跑了出来。服务部有严格规定,转岗人员未取证之前不得动站内任何设备,陶相超便跟着俩人跑前跑后,认真听、仔细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一一印证。
只见杨明国和许伟,动作娴熟、默契配合,集气管线泄压、高级孔板导压管放空、分子筛前后过滤器排污……不放过每一个闸门,任何一条管线。分子筛完好、进口闸门完好、出口闸门完好……随着检查的设备一一排除,问题范围也在逐渐缩小。
“还剩站外的外输支线了。”杨明国边恢复流程边和许伟商量,“一会儿你向服务部汇报情况,留在站上继续观察,我去外边巡线。”
陶相超看了看站外寂静的山林,果断地站了出来,“师傅,我跟你一起去吧。”
“你不好好背题,跟我出去瞎折腾什么?”杨明国清楚这趟外输支线有多难走,打算让徒弟回去背题。
“都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你就让我跟着一起去吧!就当是上了堂夜课。”陶相超见师傅不同意,开启了软磨硬泡模式。杨明国拗不过他,只好严厉要求一会儿路上必须紧跟自己,听指挥。俩人一路踩着湿滑的小路,相互搀扶,时而站立静静倾听,时而拿出报警仪蹲下检测。近1公里的山路,他俩足足走了50分钟。
“师傅,这趟管线也没发现问题呀?”陶相超擦了擦安全帽前檐上的水珠,向师傅询问。
杨明国皱着眉,将所有检查过的设备和流程过了一遍后,肯定道:“其实还有一处我们没检查,那就是分子筛里面的过滤网。”分子筛维修需要厂家专业人员,杨明国便带着陶相超打道回府,运用“笨方法”通过倒流程对分子筛进行反复吹扫,15分钟后,瞬时气量终于恢复到89万方。
“这种方法只能应急,治标不治本。”杨明国时时传授工作经验。
“嗯,经过今晚的折腾,我现在对通过技能鉴定更有信心了!”陶相超自信道。
(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