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张如清又像往常一样,一身劳保,工具包里测温仪、望远镜塞得满满当当,开始了对中原油田赵村614线路的日常巡视检查。“最近雨水大,建工开闭所得好好看看有无渗漏,进入负荷高峰期了,盟东2号变还得多进行几次负荷监测。”张如清边巡检边给一起巡检的同事说。对于辖区内的每条线路,张如清总是如数家珍。
今年57岁的张如清是供电服务中心中原供电项目部的一名配电线路工。提起他,项目部职工总爱称他“倔老张”。说完张如清的种种“倔”故事后,最后总爱补上一句,老张犯倔有资本,谁让人家有绝活!
大家口中的“绝活”是指张如清的地埋电缆排故技术,无论110千伏、35千伏,还是6千伏的地埋电缆,无论是接地、短路故障,只要张如清一到现场,总能准确定位,精准排除故障。
“四供一业”移交后,中原供电项目部作为供电服务中心唯一一家服务于国家电网濮阳分公司的单位,张如清的“绝活”和他犯倔的故事也逐渐在国家电网濮阳分公司被熟知。
一次,在赵中乙线地埋电缆接地故障处理中,由于听不到放电信号,故障点一直无法定位。张如清被紧急抽调到现场,两个小时的忙碌后,依然无果。甲方人员有些泄气:“实在查不到就撤吧,回去再请求支援。”张如清一听立马犯倔地说:“不用求援,我们查不到故障点不收兵。”接下来的时间,张如清使出了浑身解数,故障仪升压,重新定位路径波形,波形变化处重点监听……经过10多个小时的忙碌,终于在地埋2米多深、8米多长的保护穿管内准确定位故障点,张如清精湛的技术也赢得了甲方的高度赞誉。
去年7月14日,中原供电项目部接到了国家电网台前县供电局的紧急求援电话,台前县境内有一条8千米长的3.5千伏地埋电缆出现故障。3天前,多方外聘人员查找后,还是无法定位故障点。张如清和同事们到达现场后,一家外聘公司的技术人员看着其貌不扬的张如清,看张如清使用的还是十几年前生产的电缆故障测试仪,顿时满脸不屑。
“倔老张”哪能让别人轻视,撂下一句“不定位,不收兵”的话后,便开始了紧张的忙碌。3个小时后,张如清排查电缆4.5千米、电缆井24口,准确定位了故障点,引起现场人员的一片惊叹。
老张犯倔不分人,同事们说他“窝里横”,越是对自己人,越是倔得很。在特盟线高压电缆故障做中间接头时,由于接头比预想长度长,带的细砂纸不够,有同事悄悄说,干脆用粗砂纸多打磨几次算了,别再回去拿了,耽误时间。谁知此时的张如清耳朵特别灵,顿时脸一黑,说:“说那些没用的干啥,砂纸不够回去拿啊,接头埋到地里,出了问题咋整,谁负责啊?”同事们一看老张犯倔了,立马回去取材料。
有时,同事们会劝他别老犯倔,可张如清却说:“不倔不行啊,‘四供一业’移交,咱们在家门口闯市场,更得显示出咱石油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王媛 吕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