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掩映、碧水长天,我国首个投入规模开发的高含硫气田,蜿蜒穿行于巴蜀山间、州河沿岸,这里是中原油田普光气田。在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里,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子让人印象深刻:她身穿红衣裤,斜刘海,眼睛细长,戴着黑框眼镜,头发紧紧地拢在耳后,皮肤略微松弛,但眼神依旧纯粹。她就是坚守普光14载的巴山“铿锵玫瑰”高艳清。
初入普光,有种平凡叫需要
2007年大学毕业后,高艳清先是被分配到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轻烃站见习,同年被派去广东茂名石化学习脱硫、脱水、硫黄装置等工艺操作。而后,由于普光气田建设需要大量的净化操作技术人才,2008年7月来到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工作。
那时,正是天然气净化厂建设的繁忙期,该厂6套联合装置12个系列,涉及设备3000多台套,其中大件设备占10%以上,个头大、吨位重,一般都在100吨以上,最重的超过200吨,这些庞然大物从国内外不同的生产企业运抵大山深处。进入施工场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偌大的空地上,上百辆工程机械紧张作业,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重型卡车来回穿梭荡起滚滚烟尘……
那年,高艳清22岁,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家乡,在这滚滚烟尘中开启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职业生涯之路。
因为现场经验不足,刚工作不久的高艳清很快便感受到了巨大的工作压力,想要驾驭好高含硫现代化净化装置,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为此,她时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净化装置技术,开展检修时更是“偷师学艺”,有时为了摸清管线流程走向、关键点仪表位置,四十多米高的胺液再生塔,她一天要爬好几趟。时常把《工艺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方案》等书籍拿来翻阅,一本本厚厚的专业书籍被她生生背了下来,装置参数的每个控制范围她都烂熟于心。
凭借一身“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气势,她暗自较劲、边学边练、不懂就问,很快熟悉掌握了设备工作原理,维修标准和故障处理,成为了女职工中的佼佼者,“中原巾帼英才,女工建工立业标兵,突出贡献个人”等多项荣誉也随之而来。
遵行初心,有种平凡叫14载
2022年,普光天然气净化厂中控室里,高艳清目光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DCS界面,手中的鼠标前前后后、不慌不忙地点击调整各个参数,直到参数都在工艺范围内,DCS画面一片“清新绿”。
高艳清之所以能够轻松应对净化厂三个联合装置2600多个工艺参数的调整工作,与她积极钻研的态度、敬业负责的精神分不开,也是她常年“一坐就是一天”换来的。
净化内操工是个操心活儿,要靠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每一个参数波动,心里的紧张感就会多一分。中控室是装置现场的“眼睛”,装置现场51511米的管线走向,262个温度元件,199支温度计、磁性液面计、浮筒液位计,以及14668个阀门状态,436台动静设备运行情况,都需要中控室随时监控、掌握。
每每问及高艳清为何对这些设备如此熟悉时,她总是轻声说:“我都看了它们十四年了,我看它们比看我自己的孩子都看得多。”
“枯燥的工作重复做,重复的工作认真做”,正是高艳清14年来内操生涯的真实写照,也是她遵行初心的真实写照。一坐一天,一盯一天,一心操作,日复一日地监控着联合装置生产运行状态;一双手,一对眼,一颗心,年复一年值守在需要她的工作岗位上。
夫妻守“普”,有种平凡叫坚守
“高艳清,请回答SR-101硫化氢泄漏风险的风险特征及主要管控措施。”
“固有风险是……内外部风险是……安全控制与设备设施存在的缺陷是……主要管控措施是……”每次交接班会上的安全风险提问环节,王晓辉都不会“放过”他的爱人高艳清。
他们既是生活中的夫妻,也是工作中的好搭档。王晓辉是天然气净化厂安全组的技术员,负责现场设备的巡检、调试及运行管理;高艳清是天然气净化厂中控室的内操工,负责工艺数据监控,有时也配合丈夫进行内外机泵切换。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实践中,他们各自练就了熟练的业务技能。高艳清把近千个各类数据装进心里,无论是日常的数据对比、报表填报,还是异常情况汇报,她都能手到擒来。王晓辉则更胜一筹,他不仅自己业务娴熟,还擅长抓安全、查隐患,已然成为天然气专业的行家里手。他们已在普光工作14年,彼此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成就,与普光气田经历了2000多个白班、夜班的坚守,她和他的青春年华都挥洒在这里了。
(席春艳 肖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