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一刻也不能停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3-03-21 06:00
早晨6时30分,炼化工程十建公司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部高级焊接技师、党员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刘建国匆匆吃完早饭,就一头扎进了项目建设工地。原来,由他负责创新研发的数字化车间当天第一次对不锈钢、合金钢等特殊材质管道进行预制焊接,因此他必须第一个赶往施工作业现场进行操作。
“首批60米不锈钢、32米合金钢管道已经下料完成,可以进行组对焊接了。”刘建国刚到管道数字化车间厂房里,就开始对第一套自动焊接系统进行调试。经过40分钟的紧张操作,第一条特殊材质管道生产线具备了数字化预制焊接条件。
管道数字化车间是十建公司重点技术创新攻关课题,是该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线路之一。这也是刘建国第一次作为技术创新负责人承担的施工技术创新项目。
“刘师傅,第一个不锈钢管道焊缝,在生产线上无法自动上传焊接质量数据。”上午9时,焊工张杰突然喊了起来。原来,数字化车间第一条特殊材质管道生产线刚刚开启,就出现了一个让刘建国感到颇为棘手的问题。他深知数字化车间融合了工艺管道下料、切割、组装、焊接、无损检测、热处理、成品出厂等全流程数字化交付程序,就是要实现工艺管道施工进度、焊接质量数据自动上传的数字化管控。
面对突如其来的无法自动上传焊接质量数据这个问题,刘建国带领3名工程技术人员对数字化车间搭载的全部软件程序进行排查。50分钟后,刘建国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数字化车间的软件程序里面没有将识别扫描系统切换到不锈钢管道材质,从而造成焊接质量数据无法上传。随即,刘建国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迅速将特殊材质管道焊接质量数据融入到数字化车间相关软件程序里。当数字化车间再次启动后,不锈钢、合金钢等特殊管道材质的焊缝,在生产线上顺利实现了焊接质量数据自动上传功能。
“数字化车间对不锈钢、合金钢等特殊材质管道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因为它们的焊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更高。看来,这技术创新工作,一刻也不能停,要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寻求创新点,找出突破口。”刘建国深有感触地说。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时分,此时刘建国已经带领焊工们,通过数字化车间高效完成了200多寸径特殊材质管道安装工作,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田元武)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李晓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