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近日,国内最大的CCUS项目一一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加速推进全国最长的百公里级二氧化碳管输项目建设进程。
“项目总长108公里,目前已完成105公里的管道铺设,预计将于3月底完成管道的首尾贯通。”胜利油田工程建设管理部主管梁世英介绍,“高效完成此次管道铺设,内外兼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是关键。”其间,齐鲁石化负责厂内管道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胜利油田作为工程主体单位,则负责厂外延绵百余公里管道的建设任务。
随着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建成投产,齐鲁大地耸起了一座工业“森林”。作为全国同类装置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该项目每年可捕捉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新植树900万棵或停开60万辆小型轿车1年的减碳效果。截至3月14日,齐鲁石化已累计外送二氧化碳48.28万吨。
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吞”碳“吐”油的成功实践,标志着两地间架起了一座“人工碳循环桥”,“双碳”目标在齐鲁大地取得“双赢”。
该项目投产以来,由于一直采用罐车汽运的输送方式,受天气、交通等因素制约,影响装置负荷调整。为此,齐鲁石化配备了最强团队,力争打通直供胜利油田的二氧化碳管输渠道,消除装置高负荷稳定运行影响因素,同时运输成本有效降至35%,提升了项目盈利水平。
“管输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降低CCUS装置二氧化碳全流程成本,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第二化肥厂副经理李佳从全流程、全产业链角度进行了分析。
二氧化碳由汽运改为管输,可从安全、平稳、效益及环保四方面得到提升。安全方面,减少了人员操作的频次及公路上的行车隐患;平稳方面,减少了外部因素对装置负荷的干扰和冲击,进而提升了装置的平稳性和持续性;效益方面,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压减了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环保方面,管输较汽运来说,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尾气排放,也减少了汽油的消耗,减碳效果显著。
目前,该项目厂区管道管廊已全部贯通,管道铺设工作正有序进行,施工进入工程末期。以增压泵为核心的主要设备已全部就位,电仪施工即将结束,并具备管道射线探伤检测条件。
齐鲁石化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玉亮在谈到项目下一步发展时说:“我们将尽早建成投用齐鲁石化到胜利油田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
未来,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将坚持能源保供与绿色发展一体化推进,充分释放百万吨级CCUS项目装置产能,持续优化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工艺流程,逐步扩大项目应用规模。(朱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