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车子要出发了!”
“虽然我们有近7个小时的时差,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我收到后及时处理。”即将踏上出国旅程的石化机械四机公司国际销售公司海外代表江浩,抱着笔记本电脑坐上车,一边埋头整理出口项目的竞标资料,一边事无巨细地与负责国内市场支持的彭智琅交代后续工作。
2009年,江浩大学毕业入职石化机械四机公司。实习第一天,好奇的他走进单位企业文化陈列馆参观学习。这栋红墙红瓦的旧厂房建筑里所展示的珍贵照片与实物,让他深刻了解了石油人筚路蓝缕、迁徙拓荒的油气装备发展史。脚下,一张标注企业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点的世界地图引起了他的兴趣。
“要让先进装备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理工生江浩扎在市场支持及项目执行工作中。闲暇时间,他努力学习国际贸易与石油专业英语,潜心钻研钻井、修井、固井压裂等各类装备的设计要点及制造工艺,为出海工作打基础。
2012年,江浩被派往科威特开展海外销售服务。面对海外的陌生,他在工作上感到特别的孤独与无助。
为打开工作局面,他到石油装备展会收集名片,看报纸了解对口项目招标信息,筛选有用信息后,再打电话、发邮件、发传真邀约、上门找订单寻代理,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再约,一次次再谈。
为争取客户认可,江浩注重甄别市场需求和产品优势,以细致服务争取到第一笔海外订单。
如今,江浩的工作足迹遍及土耳其、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0多个国家。
“以敬畏之心对待市场,以感恩情怀服务用户。”
一次,应客户邀请,江浩只身前往刚果油田实地调研,为用户提供连续油管设备技术方案。
路途艰辛是他始料未及的。乘坐小艇沿河道行驶近5个小时,再徒步穿越一段原始森林,恰逢雨季,气温高、湿度大、蚊虫多,到达目的地已是深夜。
“我们这里的环境很艰苦,难为你了,朋友。”
“没事,能挺住!”
次日,江浩现场调研,并与国内技术专家远程研讨,很快敲定出口设备选型方案,完成订单签约。
今年2月9日晚上9时许,正在办公室加班的江浩接到紧急消息:雨雾天,高速公路拥堵,计划发运出口泵拖设备的物流货车一再晚点,到达时间不定,存在交付滞后风险。
为此,江浩一边动态跟踪货车位置信息,一边与生产车间沟通,耐心布置货物包装及接车准备工作。待货车到厂后,他全程陪同客户代表进行现场装货见证,介绍产品技术创新和质量保证情况,并与技术人员现场讨论制作专用工装吊具,解决因动力橇结构体积大、质量重而无法直接装箱的难题,确保了泵拖设备按时完成发运任务。
(朱光明 孙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