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山路、氤氲的幽谷,箬竹林间掩映着几排灰砖瓦房,瓦房内叽叽喳喳的鸡叫声打破了雨后空山的宁静。江汉油田基地发展中心驻村干部欧阳能志在这嘈杂的鸡舍里一熏就是一整天,浑身的味都习惯了。
在恩施鹤峰县龙潭村驻村帮扶的两年里,欧阳能志随江汉油田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组走村入户,脚步踏遍田间地坎,了解农户生产生活情况,询问生活困难和今后打算,与帮扶对象促膝交流、共商对策。七组的脱贫户老覃是欧阳能志精准帮扶的对象,两年前,由于缺乏养殖技术,规模小,赚不了几个钱。经过他专业耐心的指导,不仅把老覃的养鸡场带得红红火火,还教他儿子覃辉学习整枝、施肥等科学培育技术,将两亩翠冠梨规范成三亩桃树园,家养的母猪也开始自繁自养了。
人才振兴首先要留住年轻人,才能培养产业带头人,走出致富新路。为了培养新产业“领头雁”,欧阳能志在三名引进的农技人才身上下了大功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欧阳能志帮助杨伟成立宸函中药种植合作社,发展百合和凤头姜种植,提高产量、扩大收益,带动村民就业,发挥了致富带头作用。箬叶是龙潭村特色农产品,在野生箬叶逐年减少和老人上山采摘安全隐患大的情况下,推行箬叶“野转家”,帮助村民开垦房前屋后荒地种植箬叶。“现在出门就能采箬叶,卖了就是钱,收益还翻倍,再也不怕上山滑倒了!”70多岁的村民孙炳然高兴地说。
在走访中,欧阳能志发现龙潭村的残疾人高达93人,大部分都是生产事故造成伤残,老年人安全意识薄弱,每年都会发生消费、交通、摔伤等事件。欧阳能志作为帮扶工作组的安全员,到各个村民小组召开安全培训会,挨家挨户检查火灾隐患、及时整改,分类整理了四期《安全常识》和《冬季用火安全知识》宣传单向村民发放,并在村里的小广播站滚动播放,增强村民安全意识,保障了龙潭村2022全年生产生活“零事故”。从四组到二组的路上,有两公里的水泥路是驻村工作组带领村民翻新拓宽的,基建道路提升不仅为村民出行带来便利,也为拓展销售帮扶、助力农业合作社疏通道路。“这条路是用帮扶资金修建的,4.5米宽,会车没问题。”
54岁的向元清是九组唯一的低保户,也是欧阳能志精准包保的对象。他天生胸椎突出,三级肢体残疾,身高不到1.4米,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来源全靠低保。在欧阳能志的协调下,帮他把龙潭村的快递物流业务承揽下来,既方便村民收取快递,又提高了经济收入。“等我们把农产品销路打开,你的业务会更多。”“真是太感谢咱们驻村工作组了,感谢党,感谢欧阳同志,您真是大能人,能人同志!”向元清竖起大拇指。
驻村两年来,欧阳能志带领引进村里的峰鹤农业公司和章灵合作社,十几次往返,销售帮扶农产品350万元。2022年开展的年猪订购帮扶活动中,将20头猪肉制作成土家腊肉,和53头新鲜土猪肉一起送回江汉,给油田职工带回了地道的传统喂养的生态土猪肉。为了不辜负油田职工的信任,让油田职工满意,欧阳能志从生猪的喂养过程、肉猪选购、杀猪现场、腊肉熏制全程跟踪监管,既帮扶了山区群众,也给油田职工带来了美味年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处处当先锋、作表率,要真正把驻村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大山深处的沟沟坎坎上,乡野的风吹日晒把欧阳能志这名石油干部变成了黑黝黝的农民,在他眼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谁叫他是能人同志呢。
(李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