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运”,这是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计量化验站副站长李金玲常挂在嘴边的话。2011年,李金玲从东北石油大学毕业就来到普光气田。十年来,她从净化操作工到政工管理员,再到基层党支部副书记、副站长,岗位在变,不变的是对责任的坚守,先后荣获“五项劳动竞赛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女工”“普光英才”等称号。
完美跨界,在转换赛道后再加速
2019年12月,李金玲从净化一车间党支部副书记调整为计量化验站副站长,从管党务到管生产,这样的“跨界”无疑让她“压力山大”,但拼着坚毅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劲头,她迅速制定了目标和学习计划。跑现场、翻书本、多请教,“勤问、勤动、勤想”让她在最短时间里从两眼一抹黑的新手“小白”,到对全厂的每一台在线分析仪表、商品气计量系统、每一项化验操作都了如指掌。
一边抓学习,一边抓业务,要想两个抓好,真不容易。很快,五联合检修后开机,组织在线分析仪表顺利投运是她接受生产的第一个任务。面对压力,她镇定从容,组织专业人员、维保单位到现场逐台仪表进行条件确认,结合以往的检修开机经验,对仪表通信等关键环节进行反复确认,保证了在线分析仪表顺利开机投运。
在线分析仪表是装置安全平稳运行的“千里眼”,为确保在线仪表长周期运行,李金玲在经过分析讨论后,实行预防性管理+分级管理措施,将全厂的260多台在线分析仪表的运行与维修状况分类整理,保养维修记录等基础数据一目了然,提升了仪表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程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精细化管理使在线分析仪表年度完好率逐步提高,有效地保障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攻坚克难,在创新创效中结硕果
天然气净化厂计量撬作为天然气外输系统终端,是普光气田与国家管网的贸易计量交接口,每天平均外输商品气上千万立方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计量系统的运行情况关系到商品气流量计量的准确性,对油田实现效益最大化起着关键作用。
为端好能源计量的饭碗,提升天然气计量准确性,李金玲以“方气必争”创效目标,从计量系统入手,科学组织计量系统“3+1”生产运行模式,并通过在线诊断技术做好预防性维护,保障了计量系统运行稳定。平均每年累计为油田“争气”千余万立方米。
2022年是全气田停产技改检修之年,其中商品气外输计量系统检修是建厂以来首次全面检修,作为检修项目负责人,压力很大。这时李金玲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越是艰难,越要干好。检修期间,李金玲始终坚守一线,白天跑现场监督施工进度及质量,晚上总结当天情况安排下步工作,全力做好检修施工、人员统筹、物资、防疫等各项工作,带领检修队伍提前完成计量系统检修工作,提升了计量系统运行稳定性,消除了安全隐患,为油田经济效益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为国家正式推广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做好准备。
务实奋进,在守正创新中强“三基”
“三基”工作是石油石化行业优良传统。李金玲知道,“要适应新时期基层规范化管理新要求,必须用好‘三基’这个传家宝。”
为优化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简洁、可执行性强的工作指南,李金玲带领专业人员重新修订并规范形成《管理手册》《操作手册》《党务工作手册》,以及HSE体系库、应急处置库等“六库”清单,把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机制,形成了“三册”导向+“三标”驱动+“六库”支撑的新时期“三基”工作互促提升机制,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确保岗位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为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李金玲重点在基本功训练上下功夫,按照“五懂五会五能”要求编制题库,尤其是考虑岗位差异大的实际,创新推行岗位轮换制度,让职工由“单面手”逐步成长为“多面手”,打造高素质的化验计量人才队伍,为站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