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阀已运至现场,卡扣之间有松动,油尺测绘有数据偏差,向厂家要加工数据和其他参数。”这是从宋伟笔记本上的工作安排。字里行间看得出来,每一件琐碎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落实处理。
宋伟,西南石油局元坝净化厂主任技师、净化车间大班长。他是优秀共产党员、十大责任标兵,前不久还获得了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今年是他到元坝气田投身净化事业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他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立下“赫赫战功”,获得专利授权20项,QC成果10余项,仅进口疏水阀改为国产疏水阀一项,就为企业年均节约近40万元。
疏水阀的华丽转身
“阀门不匹配?这不是刚才厂家拉回来的。接收单的数据,和我们测绘的数据比对过没有?”宋伟站在一堆刚送来的箱子面前,和长炼机电的张工核对着数据,发现阀门的制作有误差,密封面不光滑。
“来,跟我走!”揣上疏水阀,拉着张工,直接再赴现场。
宋伟从一沓图表里,缓缓抽出一堆为疏水阀改造图纸和数据表格,“今天暂停更换阀门,我们自己尝试修正数据和打磨密封面光洁度。”宋伟再次开足马力,按照图纸要求一点点修正。如此反复,疏水阀国产化改造得到圆满成功,效果优于进口阀门。
国产化改造,是净化厂的核心工作之一,每一次进步,都续写着净化儿女的执着,也镌刻了宋伟的精心雕琢。
液位计的身份进阶
当问题从技术组报到人才创新工作室之前,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技术组有两天了。过滤器并没有投用,但液位计总是频繁报警,且有一定规律。
“今天再次确认,过滤器到底有没有液体在内漏。”宋伟给外操人员提出第一个要求。“不,我自己去!”话刚落,还未等外操反应过来,他已经跨步出去。
建立空呼,拿好听针,伏于设备前,侧耳倾听。来回测试阀门开度,再三确认流体声音,上下抚摸壳体,不停观察液位显示,确定不是设备内漏问题。如果不是内漏,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远传液位计信号被干扰。他守在现场,静候着远传的报警,一旦远传信号报警,他马上就进行排查。
将过滤器远传液位计仪表加装伴热管线,测试仪表密封问题。宋伟给出了处理方案。经过反复排查,对仪表进行加热,并排除仪表内水珠,液位计问题解决。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工艺不难,排查问题却在细枝末节之处。找“宋师傅”解决问题,这似乎是最好用的“法宝”之一了。
报警器的全面整顿
论年纪,五十岁的人可不算年轻了,但每天手环上显示的步数都有2万多步,他走过的流程,摸过的设备,经常给徒弟“如数家珍”。这天,宋伟一边巡检一边与徒弟现场传授经验,说话间,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响起。
“建呼吸!”宋伟一声令下。师徒两人保持距离,寻找报警位置。
“控制室,我是宋伟,现场报警器报警,请确认报警位置!”很快,控制室给出具体报警报警编号。
“以这个报警器为中心,我们逐一排查附近报警器。”宋师傅突然“变年轻了”。二十多个报警器,从地面到三层平台,师徒俩上下来回对报警器进行甄别,并未发现问题。此时,控制室发现该报警器数据异常升高后迅速回落,判断存在误报可能。结合现场师徒俩的排查,确认是报警器误报,并未有有毒气体泄漏。
排查完后,师徒俩把现场警戒起来,叫来班组同事对该区域全面确认后,才撤掉警戒,联系仪表专业人员对误报的报警器进行更换探头作业。
严谨、细腻与责任心,是他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宋伟作为技术带头人,带的不只是技术活,更多的是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公司的年轻人,临摹的是他独具的“匠心”。匠心的可贵,不单单是专业,更是对“职业”的热爱。
(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