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天刚泛白,云南红河石油布沼坝加能站经理杨永菊就起床了,简单梳洗后,为昨天晚上当班的员工准备早餐。在加能站,员工们很少聚在一起共进早餐,因为还有人在岗位上,所以就有点类似于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味道》里安徽做豆腐的一家人,吃饭总是前前后后,像走马灯似的,而在最后吃饭的总是妈妈和姐姐。同样,在布沼坝加能站最后吃饭的也是杨永菊,一个以站为家,主动扎根大山的站经理。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布沼坝加能站坐落于我国第一个古猿化石产地小龙潭的大山深处,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美,距离集镇28公里,县城40多公里。虽然远离城镇,但却方便了过往的驾驶员和当地老百姓,所以销售一直很好。
目前,布沼坝加能站最大的问题是,站经理的人选。去年初,家是当地人的站经理老金退休了,由于路途远,加之孩子还小,老人需要照顾等诸多原因,许多站经理都不希望到这里工作,最后县公司综合考虑,决定每位站经理来布沼坝加能站工作三至五个月,一来是集中每位站经理的智慧,做大做强布沼坝加能站,二来是照顾和方便站经理们的工作和生活,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后,县公司很快发现,这种轮班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原因是大家只满足于做好眼前的工作,而没能从发展的思路开拓工作。
俗话说“治兵先选将”,通过反复考虑,县公司把目光投向景山加能站经理、共产党员杨永菊。杨永菊是老员工,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曾担任计量员、记账员、便利店管理员和站经理,因业务突出,调红河石油零售管理部任科员,后来因为家里确实需要人手,才调回县公司。当县公司经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与杨永菊交谈后,没想到杨永菊愉快地答应了,她说:“现在是攻坚创效的关键时期,我能克服一切困难,而且我的小孩也过了叛逆期。”
相亲相爱一家人
杨永菊热心又细致,80后的她,上有老、下有小,却把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加强管理和服务员工上。为了让管理更有序,她与员工一道对设备设施、卫生保洁、账表册等工作职责重新梳理,使每位员工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她的电脑里新建了很多表格,对员工销售、出勤、日常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公示,在每月绩效考核中奖勤罚懒,始终做到公平公正。
杨永菊改善大家伙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提振员工士气,改变各自为“战”的用餐现状,为让大家吃得开心,她带领大家种菜、养鸡,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大家吃到新鲜蔬菜,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有时还会把大家劳作的蔬菜和鸡分给大家,逢年过节组织员工在加能站聚餐,以多种形式促进沟通交流。员工们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地团结起来,这边刚有员工说加油机保养遇到新情况,那边就有员工过来出谋划策。甚至有员工在群里说孩子半夜发烧,就有员工送去自家的退烧药……员工周小平家在外县,“杨经理就像亲大姐一样关心我。”周小平感激道,每次休假到县城玩,都要叫去她们家,今年大年初三,父母来看我,杨经理知道后,一定要请我们吃饭。
杨永菊认为,工作的辛苦固然存在,可员工的精神和互助真情更不可少。最终,杨永菊的所作所为,让员工在互帮互助中逐渐走近,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就像一个大家庭,相互帮助、其乐融融,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热情。
(周云龙 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