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郑龙,2010年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原油田普光气田,从入职时的操作人员到成为安全工程师,步步扎实,凭实力得到参加中国石化基层安全员竞赛(油田板块)的入场券,并在“巅峰对决”中得到金牌。
郑龙所在的维护维修站,仅40余人,管理着500多人的承包商队伍,在现场直接作业环节多、作业环境复杂、风险大。
“情况再复杂,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实现‘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股劲’的和谐发展局面。”郑龙下定决心,统筹协调,发挥“安全总指挥”的积极作用,奏响安全交响曲,终于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效果。
郑龙遇到原则问题,从来不让步,不急不恼似乎脾气好,承包商作业过程中却多次领教,“安全条件差一点,他绝对不允许动工。”他每天在作业现场来回检查,从作业许可、作业现场标准化、完工验收等各环节入手,加大现场作业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作业安全进行。
“未遂事件险于事故,我们更要从中深刻汲取教训。”每个周一的安全例会,该站和所属承包商负责安全管理的专兼职人员、技术人员都要结合专业工作,“自己的案例自己说”分享以来自己经历的、对自己触动最大的案例,以观看视频、专业讨论、深刻反思等形式进行警醒式安全教育。
积累了工作经验后,郑龙积极探索一体化管理模式,制定了《承包商一体化管理方案》《净化厂维护维修安全一体化检查考核管理规定》《关于印发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并组织宣贯。通过与承包商开展现场直接作业、高风险作业联合督查,每日编制督查日报,对承包商检查问题闭环情况实施考核,极大降低了习惯性违章的发生概率。
“让安全更专业、专业更安全”,齐发力奏响和谐音。郑龙发挥全员特长,细化技术组人员分工,联合开展专业隐患排查,跨片区进行质量及安全监督,共同梳理设备故障类型、分析异常停机事件,工作指令周转减少15%,会议减少30%,提升了工作效率。
结合普光工区工作特点,郑龙深化应急演练模式,将以前“准备型”演练改为“四不两直”随机触发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练评估人员到现场随机选择单位、人员和演练科目,模拟现场出现异常事件,现场人员进行汇报处置,通过“突发应急演练”,切实检验并提升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消除现场隐患是郑龙重点严抓的“长期工程”。他采取“横向纵向”结合,从时间、空间上堵死隐患“退路”。横向排查注重广度,由属地车间主导、维护维修站参与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每周一上午组织机修、电气、仪表专业人员,对重点工作内容进行排查。纵向排查注重深度,由郑龙带队开展专业、专项隐患排查,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围绕年度工作计划,从深从细消除隐患。
“五项措施管好了临时用电,不仅使现场作业顺畅,更使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全厂每年都有联合装置计划检修,现场临时用电点多、面广,现场电焊、打磨、液压拆装、设备打压等作业均需要办理临时用电作业,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标准化提升迫在眉睫。以往让人头疼的临时用电规范以后,每个人心里都觉得敞亮许多。
多年来,郑龙获得省部级、油田级、处级等荣誉20多项。
(王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