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他是杭城外来务工大军中的一员,从700公里外的河南信阳,坐上大巴,14个小时的颠簸路程,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进入城市。什么是梦想?王辉的理解就是把手中的事情做好,让身边的人安心,一家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从一个人到一家人,追梦前行
位于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的笕丁路,只有两条车道,这里地处城郊接合部,周边密布民房和小厂,笕丁路加油站就坐落于此。
调任笕丁路加油站之前,王辉在其他站干过加油员、领班、机动岗等岗位,好学肯干、动手能力强是他留给同事们的印象,当年的同事这样评价:有什么事情王辉总是带头先干,别人眼中的“苦活”“累活”“脏活”在他这里丝毫不觉得吃亏或者难为情。
“我有一把子力气,多干点又有什么关系。”从加油员一步步走上站长岗位,王辉有着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提高自身技能。他通过自学努力先后取得了加油站操作员高级工以及高级电工、中级焊工等证书。
没几年,他又把家里的老人、妻子和孩子接到杭州,租了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大女儿15岁,小儿子也9岁了,学费和兴趣班的费用让王辉倍感压力。除了生活开销,他们还要存钱买房,王辉心里仔细盘算。15年来,他庆幸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能够在这座美丽宜居的城市稳定下来。
三年如一日,加油站就是他们的家
这座仅有2台加油机的迷你站是一座夫妻站,在王辉和妻子孙霞的打理下,显得井井有条。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营业时,他们加油、充值、接卸油品……忙个不停。
来加油的有穿着睡衣开着私家车的年轻人,有衣沾灰尘驾驶面包车的打工人,也有戴着墨镜使用油卡的驾驶员。时间久了,王辉和他们很熟悉,时不时开开玩笑。今年入伏以来,夫妻俩还每天早起熬绿豆汤和菊花茶,一碗碗送给进站加油的客户。
王辉说,在岗位上能做的,就是保障加油站全天候安全,让每一位进站客户都能加到油,确保加出去的“每一滴油都是承诺”,此外,油品销量、办卡充值情况等是他每天关注的内容,这些指标的好坏影响着夫妻两人的收入。
孙霞刚进入加油站时,很不习惯。除了中耳炎老毛病发作影响听力外,家里有事、学校家长会等她也抽不开时间。加油站离不开人,忙起来的时候俩人都顾不上按时吃饭。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三年来没有回过一次老家,也没有出去旅游过。更多的是守在站里,服务好每一位进站加油的客户。
相信会更好,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
站内有一块不到2分地的菜园,豆角、茄子、丝瓜和辣椒挂满枝头,这是夫妻俩一起种的,日常想吃什么摘什么,非常方便。为了保障他们的工作生活,公司不仅为加油站配置了冰箱、空调等设施,去年还在罩棚下安装了遮阳棚。“高温下加油,有了这个能避免太阳直晒。”王辉说。
连日来,杭州气温持续上升。7月8日一位客户中暑晕倒在加油站卫生间,王辉发现后及时将他搀扶起来,并招呼他人帮忙救助。这些年来,扑救车辆火灾、救助晕倒客户这样的事王辉遇到不少,每次都是毫不犹豫地出手。“别看他个子小,力气还挺大。”经常到该站加油的一位司机笑着说。
这些年来,王辉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每次老人把小孩带来看他们时,都是孩子在房间内写作业,他们在外面加油。时间过得太快了,一转眼小孩就长大了,“当年我是小伙子,如今你是小伙子。”王辉的朋友圈晒着儿子生日时的照片,很是感慨。
幸福的歌声分外嘹亮,梦想的力量生生不息。夫妻两人日出而作,日落不息,见证城市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辆辆汽车加油前行,他们在光阴岁月的流逝中,在春去秋来的交替下,向着扎根城市的梦想阔步前行。
(龚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