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月光下,他们吟诵着生活

月光下,他们以奋斗的激情,吟诵着一首首只争朝夕的诗!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3-09-28 08:02

唐 甜

秋日的傍晚,一轮明月从天津南港乙烯装置裂解炉顶上升起。建设工地不远处的芦苇荡,在月光照耀下,伴随阵阵秋风,跳起一段段婀娜的舞姿……

我想,眼前的景象,千年之前的苏东坡或许经历过,不然怎么会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千古名句。

我是在月光下走进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的。在乙烯装置主干道,我遇到了十建公司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主任李亮。他正开着一辆皮卡,从施工现场返回。

李亮告诉我,当晚有300多名参建员工在作业一线用餐。晚餐有水饺、月饼,还有葡萄和苹果。一听到有月饼,我才意识到又一年中秋快来了。这时,李亮的手机响了,是女儿。

“爸爸,今天老师教我们朗读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听着女儿稚嫩的朗读,李亮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犹如今晚的月亮钻进他的目光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娇娇呀,等工程结束,你和妈妈一起来南港看看,这里的晚霞,还有各种各样的水鸟,漂亮极了。”李亮用诗回应着女儿。父女俩的温情对话让我感到,这个工地不仅仅有吊车轰鸣、焊花璀璨,更有诗意般的生活片段。

告别李亮,我继续朝着乙烯装置走去。道路两边的高塔,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雄伟;一个个钢结构框架上,参建员工们正忙碌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觉涌上我心头。

依稀记得,去年中秋之时,这里还是一片平地,杂草丛生、人迹罕至;今年中秋之际,这里已是塔器林立、火炬高耸、灯火璀璨。此情此景,我被参建员工“只争朝夕”的精神感动。

不远处,高级焊接技师、质检员刘立永正走上框架平台。我追了上去。刘立永是项目部里的“诗人”,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总能挤出时间写两首诗。

“吊车鸣,战不停,到天明。春夏秋冬过云烟,青春破天惊。多少风花雪月,留下铁骨铮铮,融化万年冰。”今夜的月光,又一次激发了刘立永的诗兴。

“中秋到了,能回家团聚吗?”

“这哪能回得去呀!马上就要交工了,焊接质量可要把好最后一道关口。等项目投产,装置运行稳定了,再回去看看父母和老婆孩子。”

这个夜晚,陪伴他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焊缝,还有诗和远方。

(作者来自十建公司)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