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1-14 07:53
张 勇
日前,湖南石化炼油二部中控室里,屏幕上的参数曲线不停跳动,值班班长吴飞的目光紧紧锁定着轻油收率数值,他们要从复杂的大分子烃类中,尽可能多地“抠”出宝贵的成品油馏分,将轻质油品收率再提升0.3个百分点。
“把反应温度再微调2摄氏度,盯着轻油收率变化。”吴飞对着主操陶建国下达指令。这看似不起眼的操作,背后是对反应温度、压力区间和催化剂活性的反复推敲。“就像炒菜控火候,差一点都不行。”吴飞说,装置运行的每一个参数,都直接影响着油品馏分的提取效率。
陶建国迅速调整操作后,看着数值接近峰值,忍不住提议:“已经快到顶了,要不就这样?”吴飞指着屏幕解释:“别小看这0.1个百分点,装置每小时能多产近1吨优质油品,轻油收率每提0.1%,还能给下游多供半吨原料。保供任务重,咱们得把潜力挖透。”
为了这微小却关键的提升,班组全员开启“精打细算”模式。他们紧盯分子裂解的每一个环节,反复优化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油的接触时间,每1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半小时分析一次趋势。
经过连续4个多小时的密切监控与精准微调,屏幕上的数值终于定格——轻油收率较之前提升0.31个百分点,超出预期目标。这意味着企业每天能多产出70余吨优质成品油,为企业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抠’一点,效益就多一分。”吴飞擦了擦额头的薄汗,看着源源不断输送出厂的成品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